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烂尾楼变身民宿引争议,如何保障消费者权益?

提前做好工作,消费者不会落入陷阱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去洛阳旅行在网上预订民宿,却被订在一栋疑似“烂尾楼”。外墙未装修、环境差、房间疑似装修气味浓重,最终半夜退房。3月14日,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市场监管局通报称,针对网友举报的“烂尾楼”民宿问题,该局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立即展开调查处理。目前,该楼内不符合经营条件的民宿已依法依规全部停业,并约谈了该楼物业,督促其加强卫生安全管理。

↑民宿所在建筑外观。图片来源: News

“烂尾楼”改造成民宿,这一幕瞬间震惊了不少网友。

据了解,楼内多名民宿经营者均表示,虽然外观不太好看,也未完全修缮,但并不影响居住,这一说法难以成立。

首先,民宿的外观和周边环境也是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当消费者在网上下单时,民宿经营者为了吸引顾客,在展示房间信息时只提供室内装修图片,而对室外装修的真实情况则讳莫如深。这是赤裸裸的误导,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

其次,在这样的楼宇内开设民宿,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相关安全隐患、卫生条件能否保证等都是未知数,所谓的“对居住没有影响”还有待考证。

事件曝光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采取行动,对不符合经营条件的民宿进行关停。这也间接说明,大厦内开设的一些民宿可能存在不合规、不合格的情况。

当然,除了清理整顿问题民宿,我们还要问,这些民宿是怎么开起来的,有些民宿根本不具备经营的条件,为什么它们可以顺利经营,还能光明正大地在网络平台招揽客人?

据悉,该楼盘内有多家民宿,去年在网络平台上就有网友给其中一家民宿打了差评,称其“位于一栋未完工的建筑内”。由此可见,这些民宿已经存在有一段时间了,如果没有此次事件,或许还能继续正常营业。

等到曝光了再介入,本质上是事后监管,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民宿根本就不应该开业,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执法工作中,要积极排查线索,及时清理整顿,把工作做到位,让消费者不至于掉入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民宿闹上“民事诉讼”的案例并非孤例,近年来民宿行业发展迅速,相关乱象不断暴露,虚假宣传、安全隐患、证照不全等,影响了消费者体验,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相较于传统酒店业,民宿行业标准化程度较低,开业门槛较低,容易导致经营者良莠不齐,给监管带来一定难度。

但不管怎样,民宿不能随时随地想开就开,落实资质审查、严控经营条件和现场环境、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负责,也倒逼经营者遵纪守法、合规经营。

民宿业已成为重要的文化旅游支撑产业和展示当地形象的窗口,本案网友出行前预订了民宿,民宿乱象不仅伤害消费者,还可能损害当地旅游形象,因此职能部门应加强日常执法监管,网络平台也应严格审核把关,不要让民宿成为监管盲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