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常识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读贾平凹写给母亲有感

最近读了贾平凹先生的散文《致我的母亲》,被他那句感人肺腑的话感动了:“父母在,人生还有去处;父母不在,人生只有回头路。”大意是,父母在,兄弟姐妹们,我们都有一个大家庭,每逢佳节思念亲人,不用事先安排,就能到某个地方团聚。这时,我们的生活就像早晨的太阳,只想着它最初升起的地方。然而,一旦父母不在了,我们便成了心灵的孤儿,生命中剩下的唯一目的地就是最后的归宿,就像午后的太阳,只能看到它即将落下的地方。

当你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你总会同时体验到快乐和烦恼。

回到家乡九江这几年,我突然感觉到从漂泊到有了稳定的落脚点,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从此,我的心里开始有了家,尤其是近一年来父母搬走了。我到九江的时候,住的地方离我们只有一百米远,每天出去办事,总会接到老人的电话,问要不要回来吃饭。每天出去一天回来,总有一张张关切的笑脸迎接你,他们问你身体好不好,担心你在外面渴了饿了;每天有人关心你的衣服是否干净整洁,鞋袜是否需要换洗;每天可以享受老妈做的美味佳肴,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儿子女儿常说,最喜欢去爷爷奶奶家,那应该是孩子们可以自由快乐的地方……

然而烦恼总是与幸福相伴,因为你还要面对老太太的质问与唠叨。每天你从外面回来,她都会反复问你今天生意如何。也许你今天在外面很失意,但你还要装作事业有成的样子来打消老人的烦恼。以前你忙了一天,累了一天,回来就可以躺在沙发上好好休息。但现在我担心老人家孤单,总会找些话题聊一聊,陪他们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我以为儿女长大了,一家人会更安宁,现在轮到老人家经常回老家了,他喋喋不休地说着长话短说。农村老家那些复杂的人与事,从我离开家去上大学的时候,就已经离我远去了。谁曾想,20年后的今天,我又被老人家拉回了他们身边。但你还是要耐心地帮他们分析情况,安慰他们,劝他们心胸开阔一些;你以前说话都是漫不经心的,现在跟他们说话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老人很体贴,说错话可能会伤害到他们。

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快乐的,但同时也肩负着重担。

我回老家这几年,经历过父亲两次住院,第一次是急性阑尾炎穿孔,需要在九江县人民医院紧急手术,父亲紧张得眼泪都出来了,他哽咽地对母亲说:“我这个年纪,还是第一次上手术台,幸亏身边有个儿子,不然,老年的病痛她该如何承受?”她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很难过。后来,有两个星期,我和母亲轮流在医院里守护着他。在那个充斥着病人呻吟声和消毒水味的病房里,那些不眠之夜,充满了煎熬。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一个孩子要孝敬父母、照顾老人是多么的艰难和不易。

第二次是爸爸被车撞伤右手腕,在九江市中医院住院一个月。这次因为只是右手腕受伤,生活可以自理,所以我们就不用日夜在病房照顾了。但她每天下班后,还要赶着给老人送些家常营养餐,改善饮食。现在医院对车祸伤者过度救治,这真是司马昭的错。我心里想的谁都知道。可气的是,我夹在医院和司机之间,司机总说自己不会承担过高的医疗费,还经常给我施压,劝爸爸早点出院。可是,医生却建议我给老人做进一步的手术,说这是他对我们负责的做法。我对骨伤一无所知,不敢做决定。是留下来,还是留下来?在三方的谈判和争论中,大家都筋疲力尽、精神疲惫。

经历过父亲两次住院,我深刻体会到,父母健康时,是我们的幸福支柱;父母生病时,儿女应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这在带来幸福的同时,也让我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

相传,古时有个孝子叫韩伯玉,他犯错时母亲总是严厉教训他,有时甚至还会打他。长大后,他母亲犯错时仍旧如此教训他。当她打他的时候,他突然放声大哭。他母亲很惊讶自从她打了他几十年,他从来没有哭过。于是问他:“你为什么哭?”伯玉回答说:“我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会哭,我觉得很痛苦,我能感觉到母亲这样做是为了教育我。但今天母亲打我的时候,我却不再感觉到痛苦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我能照顾她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了。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难过。”

韩伯羽的孝道故事在当今社会依然被广为传颂,因为他把儿女对父母的孝道上升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他一方面容忍父母的偏颇,一方面感恩父母的教养,另一方面又时刻在精打细算着赡养父母的有限时间。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人在父母去世前,都无法尽到孝道,而在父母去世后,更是一辈子都感到后悔和愧疚。由此可见,人的一生,金钱、事业、虚荣等等,什么都可以等,但孝敬父母却是唯一不能等的。

父母在,人生还有归宿;父母不在,人生只有回头路。孝敬父母,从你我开始;孝敬父母,从今天开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