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完投资者,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创业青年郑创照匆匆返回深圳。深圳一侧等待通关返港的队伍络绎不绝,通往口岸的高架公路上也挤满了香港牌照的车辆。
这一幕不免让郑闯昭感到茫然。十年前,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客流差距发生了逆转。香港人来内地的人很少,但内地人去香港旅游、消费、采购的人很多。他就是其中之一。郑闯钊曾在香港工作,后来自己创业,通过香港采购欧美时尚品牌带回内地。现在他开始了“反向代购”业务,从深圳代购产品到香港。
自今年2月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港澳游客纷纷北上已不再是新闻。香港入境处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29日,有343万人次内地游客南下香港,同期进入深圳的香港游客超过900万人次。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个香港人北上。 1.2倍。
深圳商场已被香港人“占领”。对于深圳人来说,酸菜鱼、潮汕牛肉火锅都是有些“普通”的菜肴,门前都排着长队。几乎每个香港人手里都会捧着一杯网红奶茶,临走前还会买一袋“包师傅”糕点带回家。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如果输入“逆向消费”等关键词,随处可见“港人餐饮大赏”、“港人周末计划占领深圳”等帖子。如果来深圳不方便,也可以让人代购。算上路费,比在香港本地买划算。
新的商机正在吸引着大胆务实的深圳人。 “逆向代购”的从业者中,很快出现了大学生、妈妈、职业代购,其中就包括开始以公司形式经营跨境业务的郑创照。时隔半年,依然强劲的“逆向消费”不断创造新机会。
深圳与香港“相隔五环”
在内地学习、工作了13年的香港人康娜最终决定定居深圳。在这波香港游客北上“买吃、玩、买”的娱乐消费热潮中,她冷静投资,在深圳买了房子。
这个想法可以追溯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不久,为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城市发展、就业、居住,“16条新举措惠及香港”香港”于同年11月推出。第一个是“方便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
当时还在广州工作的康娜非常兴奋。这意味着,凭借香港居民身份,她可以在大湾区内地九市购买房产,且不受内地城市居住证、社保等购房限制。经过多方选择,康纳选择了房价最高的深圳。
“我的新工作搬到了深圳,很多同学朋友都在深圳,关键是通关方便。”康娜站在新家的落地窗前,往下看。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皇岗口岸,这是深圳与香港之间唯一的24小时旅检通道。过关后,我坐公交车回到香港的家,不到半个小时,比上班还快。
“在港口附近购买新房的香港客户主要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白领。”深圳福田港附近的房产经纪人赵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接触的香港业主大多在大湾区工作。香港的年轻一代,或者刚刚获得香港身份的新移民,发现家人在香港定居成本高昂,所以他们暂时将孩子和老人安置在深圳,以便周末聚会。
康纳社区的目标顾客是香港人和福田上班族。 “这个社区‘香港含量’在口岸附近比较高,大约是5/1000。外国人也不少,方便在深圳工作、转机到香港回国。”赵军表示,2019年以后,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香港客户的数量有所增加。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香港消费者的购房意愿也没有减弱。他们无法到场签订合同,就通过微信选房并在线支付。赵军要同时处理多达三四个香港客户的购房流程。
中国(深圳)综合发展研究院曾发布分析,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通过第一阶段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业的港澳青年中, “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中,占比最大的选择是深圳。 。
2021年初,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鼓励参与企业聘用月薪不低于18000港元的香港毕业生,派往内地城市就业。大湾区。香港政府将为企业每人提供每月1万港元的补贴,为期最多18个月。
深圳市及各区政府也推出多项人才激励计划,通过配套落户奖励、落户补贴、项目奖励等措施,吸引香港人才来深发展。 “人才流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深港两地政府的推动下,香港青年越来越愿意到内地发展。”综合发展研究院港澳与区域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杨秋荣回复《中国新闻周刊》。
截至2023年2月末,港澳居民在广东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累计30.62万人次,其中享受社会保障待遇3.55万人次。普华永道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招聘的人才中,70%是应届毕业生,另外30%拥有一到两年的工作经验。有工作经验的青年才俊。
由于市场受欢迎,今年3月,香港决定定期实施“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广东省配合支持该计划,为参与该计划的香港青年提供每月最高2000元的生活补贴,为期18个月。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曾向媒体介绍,港澳人士可在旅游、医疗、建筑规划、教育、律师服务、金融、社会工作、旅游等八个领域申请职业资格认定。专利代理机构。目前有港澳专业人才3200余人。于中国内地及大湾区执业。
在助力大湾区建设的同时,“抢人才”也是香港政府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三年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过去两年流失了14万名工人。
在吸引外国人才方面,2022年10月首次宣布取消“卓越人才计划”配额限制,为期两年。随后,“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于去年12月启动,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一般在4周内获批。还推出了针对专业研发人才的“专业人才计划”。此外,根据香港相关规定,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七年或以上的人士,可以申请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到今年7月,李家超公开表示,香港各项人才引进计划反应热烈,特区政府已收到超过10万份申请,几乎是年度3.5万名人才引进目标的三倍。
“只要公司能够向移民局证明其雇用的外籍工人是当地无法招聘的人才,通常就能获得工作签证。”徐思宇原本在内地一家外资基金公司工作,2014年通过“卓越人才计划”定居香港,目前已在香港工作7年,并获得香港永久居留权。
刚到香港时,语言不通,文化习惯不同。自诩外向的徐思雨花了两三年的时间适应,才跟上了香港的节奏。 “香港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与国际标准高度接轨,机遇众多、视野广阔。”徐思雨更喜欢的是香港的工作氛围。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恰到好处,根本没有同谋。”
前不久,一位37岁的深圳两个孩子的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分享她在香港“面试一周内找到新工作”的经历:整个求职过程中,没有面试官询问过什么她的年龄或婚姻状况。
“香港职场更注重个人隐私,能力、经验、学历是招聘的硬性指标。”徐思雨表示,40多岁、50多岁的女性在香港寻找新工作的例子很多。虽然很多内地人来香港是为了享受香港的教育资源、免签多国签证等隐性福利,但在香港工作更真实的感受是“钱多、事少”。
徐思雨现在住在湾仔,每天的通勤只需步行十分钟。他还计划未来定居香港。 “深圳相当于湾仔五环,周末我们去玩玩吧。”从公司五十多岁的高管,到同事十几岁的孩子,都喜欢让她带队去内地“深度游”:从港口附近的商业区可以去购物、美食、娱乐,逛遍深圳城中村,最远到顺德,坐高铁一个多小时就能吃到正宗的粤菜。她还带队“游学”,不厌其烦地向同事们展示内地城市最有活力的一面。 “与其在财报和新闻中研究内地企业或城市,不如亲自去体验。”
“政策最直观的效果就是加速了两地人才流动。人流必然导致物流、信息流、商流的互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雪飞分析。
汇丰银行和奥纬咨询在2022年发布了一组调查数据,采访了3000名18至44岁的香港永久性居民。40%的受访者预计在两地恢复正常通关后一年内前往大湾区。对于在内地城市工作的人来说,如果时间延长到一年或以上,这一比例将上升至72%。
然而,令很多人意外的是,随着深港两地加速融合,“跨境消费”率先爆发。
▲10月下旬的一个工作日下午,消费者在深圳福田卓悦中心云云甜品店排队。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李明子
“深圳的周末是香港人的”
时隔三年,深港两地全面通关,迎来第一位香港旅客。他一早就踩着人字拖来到深圳,就是为了吃夜宵。
北上深圳消费很快成为香港人的一股潮流。康娜说,不少香港游客周五一下班就赶往深圳,吃夜宵、住一晚酒店,第二天醒来,喝早茶、逛街,晚餐后返回香港。为了探索美食,他们还学习使用内地App,提前下载了小红书、大众点评、高德地图制作美食指南。吃喝玩乐玩完还不忘留下好评。
这种逆向消费的趋势,无形中为内地应用培养了大量的香港活跃用户。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十大热门应用程序中,一半以上与内地生活有关。除了上述APP外,还有铁路12306、支付宝等APP。每到假期,内地应用的下载量就会飙升。
周末的深圳,“香港含量”极高,口岸附近的商场成为香港人的主要聚集地。对空调强弱极为关心的香港人,甚至还编制了深圳各大商场空调温度统计表。
“周末单日可卖出数千单,其中60%是香港客户。”深圳福田卓悦中心地下一层云云甜品店经理牟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长的排队时间是三圈。我愿意等上几个小时,站在工作台上放眼望去,总是有人在排队。卓悦中心距离福田口岸仅两站地铁路程,成为香港人北上必去的“景点”。
咨询公司戴德梁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深圳地区及区域性购物中心日均客流量较去年分别增长68%和46.8%。香港媒体亦报道,香港中银信用卡(国际)副总经理林敏仪表示,今年前5个月,持有中银信用卡的香港客户在内地零售交易金额有所增加同比增长80%以上,消费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百货及餐饮类。
香港人的消费热情,甚至让即将关门的商场重新焕发活力。去年,皇庭广场因总公司债务危机而被搁置。曾两次“挂牌拍卖转让”,均未成功。如今,一到周末,人流量急剧增加,香港居民在餐馆前排起长队,把周围的居民拒之门外。
“香港人很容易辨认。”一些接受采访的商家总结了一套识别人的方法:穿着深色休闲上衣搭配牛仔裤,背着背包,穿运动鞋,点餐时排队而不是扫二维码,付款时也不太在意。精通,粤语夹杂英语,90%来自香港。
十年前,康娜每次从深圳回香港都要排队两三个小时。但现在情况却相反了。即使她一早就从香港回到深圳,仍然要排队。香港入境处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夏天,7月1日至8月29日,超过900万香港居民进入深圳。客流发生逆转,原来的香港单程变成了双向。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和中秋节期间,曾被质疑“吃不饱”的港珠澳大桥也出现了大堵车的情况。珠海公路口岸进出车辆总数位居全国第一,超过9.6万辆次,是2019年同期的三倍。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康娜说。
在北方的消费浪潮中,“吃”显然是重中之重。今年8月,房地产专业服务及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发起了一项“香港人北上深圳”的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香港游客表示“深圳最吸引人的是餐饮”。
“可能全国唯一不认为深圳是美食沙漠的人是香港人。”徐思雨还认真询问同事,香港有很多传统美食,为什么还要去深圳打卡网红店。他得到的答复是“有很多选择”。对于香港人来说,深圳是他们接触全国各地美食的窗口。除了茶餐厅,还可以选择湘菜、川菜、闽菜小吃或者东北烧烤。饮品方面,除了冷冻柠檬茶、奶茶之外,还可以选择喜茶,一点点和奶奶一起手工制作。
更重要的是它很便宜。徐思雨简单算了一笔。即使奈雪在香港开店,同样一杯“芝士草莓”在香港要48港币,而在深圳叫外卖只需21元。香港一家商场吃一顿火锅两人约1000元。在深圳吃饭要300元。即使算上差旅费,也更划算。
深圳对香港人的吸引力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甲、按摩、牙科”正在取代“糕点、茶水、晚餐烧烤”,成为“港人进深新三件套”。在罗湖、福田口岸附近的SPA店,深夜仍有香港人排队,等待洗脚位子。
“香港的土地较小,而深圳的商场通常面积较大,可以容纳更多大型娱乐设施,例如溜冰场、滑板俱乐部,甚至小型动物园。”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观察到,不少北上消费的香港居民都是一家人前来,在口岸附近的商场购物,带着孩子逛街。散步。
不仅孩子们喜欢,香港商人田北辰也认为“深圳的商场比香港更有创意”。田北辰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北上旅游是消费趋势吗?《留人留客新攻略》》称,深圳商场可以赛车、滑雪,自由市场就是创新。 “正气又新”,即使贵一点,还是有人愿意买单。
香港版支付宝数据显示,第二季度,香港人在内地的购物金额和次数较上季度猛增三倍以上。
深圳也在不断努力吸引港澳游客。疫情过后,深圳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步伐。杨秋荣举例分析,福田中央商务区、后海超级商务区、罗湖核心商务区正在助力深圳加快建设世界级地标商务区,为香港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多元化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吸引了香港居民来深圳消费。
深圳便利香港居民消费的措施也在不断完善。此前已开展一系列建设,如设立服务点协助香港旅客使用跨境支付工具、完善口岸繁体中英文标识、推广“香港列车北上”、实施公交、地铁“深港一码”。今年9月中旬,深圳还出台了21条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其中一节三项“便利港人消费”,展现了吸引港人北上消费的决心。
10月底的深圳,天气依然炎热。在福田口岸附近的水围村,随处可见穿着短袖衬衫、吃夜宵的香港人。直到凌晨一两点,他们才离开。社区商店直到两三点才关门。本着“不能空手而去”的心态,过关后回香港的路上,每个人无论年龄、性别,总会携带几袋零食。喜茶、奈雪、奶奶手工、霸王茶几等新茶品牌,以及包师傅、鲁西河、KUMO KUMO等烘焙品牌,已成为香港人必买的手信。
“对于跨境消费来说,在满足客户群短期往返深港、碎片化购物需求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和需求场景。”刘雪飞分析道。
灵活的深圳人立即另起炉灶,逆向采购,从深圳采购优质低价的产品到香港。在社交媒体上,商家用表情包为自己做广告:如果你来了,你就是深圳人,如果你不能来,就找深圳人代购。
▲8月30日,深港卡在广东深圳上线。 “深港互通”由深圳通有限公司与八达通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可在香港及内地300多个城市使用。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陈文
逆向代购很“香”
深港通关十天后,社交平台上一则名为“深港逆购”的帖子火了。
“我也可以反向购买吗?”小红书高级用户小宇受到启发,发帖试水。采购的产品包括奶茶、甜品、周黑鸭、木屋烧烤等十余种商品,并沿港铁沿线站台配送。 。不到一天的时间,萧宇就收到了十几条订单询问。男友郑创照则负责跑腿、送饭。他第一单就拿了大票,拎着一大袋海底捞过海关,打开后赚了100多元。
两人很快就体会到了跨境办事的艰辛。每次送餐,代购都要拎着五六袋、十几杯奶茶。即使有小拖车、箱子等设备,也要小心,不要让食物受到挤压。我每天都要在地铁里站四五个小时。关键是要确保食物不会溢出。有必要确保您准时与客户见面并控制乘车时间。进出同一地铁站以及逾期不出站将被罚款。如果停留超过两个半小时,就要支付60多港币,相当于浪费了一次旅行。
“食品采购没有技术门槛,价格透明,留住客户全靠服务。”小宇本身就是一个“吃货”。他喜欢逛商店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食物照片。他偶尔会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发布“代购”的内容。 ”预览。有兴趣下单的可以留言,然后微信私聊,下单的时候会收到优惠券,顾客还会被拉进微信群,互相互动、联系。半一个月后,小宇迎来了逆向代购业务的第一次爆发,每天要配送近30个订单,而小宇则招募了一直在香港做代购的亲戚朋友加入。他。
疫情前很长一段时间,流行去香港带货回内地。 “香港代理”曾一度是热门生意。香港的电子产品、药妆品、奢侈品箱包种类繁多,总能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购买热潮。
港版是很多广东90后人的共同记忆。十年前,第一个发射地点不是大陆。为了尽快用上最新款,黄牛们可能会把手机价格翻倍。相比之下,即使有关税和汇率优势,港版也比内地便宜很多。这也催生了一条涉嫌走私的平行进口产业链,一度让海关头疼不已。香港奶粉总是断货。每个从香港回来的代购都忍不住要带两罐奶粉,就像现在香港人回程要带一袋包师傅一样。
疫情前,深圳海关已推出“抓游客”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对有犯罪记录的游客进行提醒,提示海关查验。此外,国内电商的快速发展,也迅速消除了香港代购的价格优势。电商巨头纷纷出海抢占正品,完善产业链,将产品直送家门口,牢牢抓住最有跨境消费能力的内地中产阶级。代购的生存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疫情期间,香港代理商失业。他们也是深港全面通关后第一批看到商机的“逆购”从业者。他们选择与小鱼合作,是因为可以赚取同等的服务费,节省前期获客的成本和精力,并且有稳定的收入。最好的情况下,他们每天可以保证一两个订单。
萧宇和郑闯昭从一开始就想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他们不想简单地靠复制人力来扩大业务规模,而是想做一个跨境版的美团。
前三个月,肖宇负责运营和用户维护。拥有时尚品牌网店运营经验的郑创照,除了送餐外,还负责开发小程序、数字化代购服务。今年7月,“开饭”小程序上线,团队扩大到15人,并并入此前郑创兆成立的商业公司。肖宇也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新事业。
客户下订单、规划配送路线是最重复、最耗时的环节。此前,小宇把外卖平台上某家店的菜单截图,做成了长长的菜单,然后把图片发给顾客,在网上“画了个圈”,然后手动统计,这就是时间——消耗且容易出错。小程序上线后,不同餐饮品牌的菜品订单可以合并为一份订单。功能不断优化,目前小程序还可以自动计算配送费用、提供预约时间选择、兼容多种支付方式、提供电子取餐码等。
截至10月下旬,逆购“开饭”小程序注册用户数突破1.7万人。用户以新移民为主,二三十岁左右居多,其中约70%的顾客为女性。采购的产品不再局限于甜品、奶茶、餐食,而是逐渐扩展到盒马鲜生、鲜花、麦当劳儿童套餐和玩具等。郑闯昭还送来了潮汕砂锅粥,拎着整锅过关。
“公司下午茶或者家庭聚餐都要求准时送达,有的会标注一对一服务。”小宇说,通常每个订单都会收取19%的送货服务费,一对一的服务费200元起,而跑腿费都是我做代购的,偶尔会收到来自香港的小费客户的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逆向采购才出现半年时间。除了根据海关法规无法进入该国的商品类型外,尚未制定相关行业法规。尚未处于起步阶段的反向购买也引起了许多香港人民的注意。郑尚佐(Zheng )曾经在港口附近观察到,香港品牌的商业车辆从深圳市装载了十多袋外卖袋,以通过海关。他还了解到,“全村集团购买”已经出现在香港。
“有些人已经开始进行价格战。”小尤说,越来越难以通过跨境奔跑而谋生。除了最初的平行贸易商外,还有许多在线乘车司机,孩子们飞行双航班的父母以及在香港学习的学生加入了反向交易。在采购代理商中,许多人不想赚钱,而只要求分享往返费用。 “经营个人业务越来越困难,而且许多人已经辞职,因为他们累了,仍然没有赚钱。”
郑尚佐的目标不是客户,而是企业。在今年的国庆日左右,一些深圳商人与他联系,希望通过迷你计划提高他们在香港的知名度,一些香港投资者也表示兴趣。郑尚佐(Zheng )也担心反向购买的命运,但他想先做当前的工作。 “在遵守这两个地方规则的前提下,如果应用程序顺利进行在线上,您可以向商人收取费用。”
▲4月10日是复活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大量香港公民返回了深圳五十年代港口的香港。香港政府的移民局宣布,从当天下午4点,总共有21.5万人通过各种港口进入香港。摄影/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
新的机会已经开放
“只要存在需求,就会存在反向消费和反向购买。” Liu 回答了《中国新闻周刊》,他说,随着深圳和香港在消费领域和消费习惯中的整合,健康和绿色食品将来可能会更受欢迎。 “反向购买”出现在户外运动品牌和智能家居中。另一方面,年轻人的社交风格和消费概念已经改变。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和初创公司可能会诞生。
香港商学院战略与创新副教授王扬博(Wang Yanbo)也认为,“反向购买”的趋势将继续,甚至可能有增长的余地。在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Wang Yanbo分析了反向购买可以理解为在大陆电子商务平台上购物的香港趋势的延伸。消费的驱动力仍然是大陆产品的多样性和两个地方之间的价格差异。当深圳的企业看到需求时,他们不会放弃商机,并将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思考如何更好地满足香港客户的需求并促进消费。
深圳的“具有成本效益”的消费优势一直存在,但是在今年深圳和香港之间的关闭范围之后,大量香港人向北消费,这对于促进汇率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进入四月后,香港汇率对元人民币的汇率连续14周从0.87上升至0.92。最新汇率已达到0.933。香港某些交换点的实时支付账/微信汇率报价接近1:1。
“与以前的汇率相比,在大陆消费的香港钱等于13%的折扣。香港美元的购买力更强,香港人从消费中获得更高的收益感。”林江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反向消费的趋势仍将继续,但是尚待观察它将对深圳消费的整体改善产生什么影响。
香港移民局的数据表明,7月向北行驶至香港的人数达到468万,平均每天向北行驶160,000多人,估计总消费量将达到40亿港元。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了香港反向消费群体的组成,“它仍然由普通公民主导,而高级消费者群体很少被看到。”
近年来,深圳的建筑目标旨在建立一个“具有重要全球影响力的消费者中心”。 2022年,深圳的消费品总零售额将为亿元人民币,使其成为四个主要一线城市中“万亿消费俱乐部”中唯一的局外人。在今年上半年,深圳的消费品总零售额仅占GDP的30.68%,在GDP为1万亿美元的城市中排名低。消费一直被认为是深圳经济的缺点。
根据“深圳商业发展的第14份五年计划”,深圳最初将在2025年建立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总零售消费品达到12.2.5亿元。在反向消费的推动下,该市今年前七个月的消费品总零售额为587.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如果我们可以继续以这种速度增长,我们将在2025年到达目标。
一位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大湾地区研究的学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具有重要全球影响力的消费者中心”将不可避免地吸引高端消费者,但是这组消费者对信息,法律和机制也有更高的要求。
该学者指出,在做出消费决策之前,高收入人士更加关注这两个地方的规则和机制是否可以平稳地进行。例如,如果他们去大陆接受医疗,他们将事先考虑是否有医疗纠纷,如果发生战斗该怎么办。如果我去法庭,该怎么办?我可以保护我的权利和利益吗?
“随着大湾地区的建设继续加速,机构创新是一个很高的可能性事件,并且已经提出了多年的相关举措。”林江说:“深圳和香港被河分开。即使香港不再是购买代理商的来源,它仍然是消费的天堂。特别是对于高端消费选择和服务,香港的地位仍然很难在短期内被替换。” (结尾)
作者/李明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