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旅游区
景区红歌快闪活动
□楚天都市报集木报记者刘伟 摄影:通讯员 宋金戈
乘以105,结果是多少?这道算术题并不难,但其背后的逻辑却不难。
这一串数字,凝聚着一个景区不平凡的十年:2014年9月25日,三峡大坝旅游区开始对中国人免收门票。此后十年,景区共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算上免除的105元/人门票,放弃的直接收入超过20亿元。
俗话说,有舍才有得。如果你放弃这个经济收益,你会得到什么?十年后,答案越来越清晰。
免费门票
“十一”黄金周迎大考
时钟拨回十年前。 2014年9月24日,中国三峡总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总公司)与宜昌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三峡大坝旅游区,将对中国游客开放。门票免费。
当时,门票仍然是很多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不仅如此,一些景区还在涨价。 《中国旅游报》报道称,三峡大坝旅游区免门票之前,门票收入占景区综合收入的80%以上。在“喧哗声”中,三峡大坝旅游区逆势而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宣布免票一周后,三峡大坝迎来了当年的国庆黄金周。景区游客量连续4天逼近接待限额,4次发布红色预警;应急指挥部连续4次分流游客超过10万; 7年长假,当天共接待游客2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60%;单日接待游客人数和接待游客总数双双刷新历史记录!
面对免费入场带来的游客激增,景区提前做好预判和安排,如新开辟10万多平方米停车场、新增停车位6000多个、新增接送巴士100多辆,可容纳10000人。景区内餐厅可同时就餐。
随着免费门票的影响力不断扩散,景区的人气也在不断上升。数据显示,免票后首个10月,三峡大坝共接待游客43.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 2014年、2015年,三峡大坝旅游区连续两年“井喷”,年游客接待量突破200万人次。过去,景区的旺季集中在每年的4月至10月。门票免费后,每个周末的游客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全年不再有淡旺季之分。
转型
从5A景区到五大功能区
三峡大坝景区免费入场的“初衷”是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三峡工程,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自豪感和自豪感。民族复兴,体现中央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和责任。次年,三峡总公司宣布,直通景区的三峡专用公路将扩容公交车辆。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放弃门票收入后,长江三峡旅游公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7亿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得益于优化,综合效益不降反增。管理、服务、产品等方面的提升和提升,以及从单一旅游向多业态融合的不断探索和转型发展。
如今,走进三峡大坝旅游区,巨大的国旗面向江面,一种“大国重器”激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幅幅历史文献和老照片,串联起三峡工程的前世今生。 ;以土壤为主题的科普栈道、三峡工程体验馆、截流纪事墙等,讲述了中华水电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依托三峡工程博物馆、长江珍稀植物繁育基地、长江珍稀鱼类繁育基地精心设计各类学习课程,保护自然、守护长江的理念深入人心; “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风情歌谣节”、“我们住在长江”画展等公益活动呈现文旅融合新景观。
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到成为传承长江保护理念、诠释三峡工程文化内涵的重要场所,三峡大坝旅游区已成为“现代水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年“生态示范基地、科普基地”。 “展览培训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五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成为生动诠释“为什么中国”的窗口。
反馈
促进一方产业繁荣
根植三峡,关怀一方。免费入场后,三峡大坝已从单纯的旅游景点转变为区域旅游中心,带来了强烈而持久的“蝴蝶效应”。
统计显示,2014年免票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宜昌共接待游客466.09万人次,同比增长29.29%;旅游总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33.27%。两者均创历史新高。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宜昌“两坝一峡”产品的核心支撑,三峡大坝对宜昌文化旅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最耀眼的一环。一颗珍珠。
每逢节假日旅游旺季,大量游客涌向周边地区。在紧邻三峡大坝的秭归县,游客数量成倍增长:与高速公路相连的秭归织茂公路成为旅游胜地;沿线2万人投身乡村旅游,开设民宿或农家乐;当地生产的养蜂和茶叶、柑橘等农产品直接出售给游客。屈原故里、九湾河等景点都与三峡大坝有着深厚的联系。借助其客户群和品牌效应,我们可以整合路线,持续疏导流量。
大坝所在的夷陵区依托三峡大坝、三峡家族等优质资源,全区旅游业发展正如火如荼。数据显示,2014年三峡大坝免费开放期间,夷陵区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亿元,同比增长22%。三峡大坝景区和高速公路“一免费一开放”后,周边的三斗坪、太平溪已摇身一变成为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到2023年,夷陵区旅游人数将达到32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5亿元,比十年前增长约4倍。
目前夷陵区已有旅游民宿200余家。这家以“房间直视大坝”为主要特色的九房民宿位于夷陵区三斗坪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民宿去年刚开业,节假日和周末房间基本爆满。刚刚过去的暑假,找房更是难上加难。 “看三峡大坝、体验升船”是客人的两大核心诉求。 。
共同富裕
引领社会共同富裕
十年来,国内外游客与“国宝”的双向奔波,使三峡大坝从旅游胜地转变为文化窗口,从经济增长转变为社会效益。
“去宜昌看三峡大坝是无可替代、难以逾越的。”湖南金天下国际旅游公司负责人范家华说,他十年前第一次去三峡大坝,次年就开始组织湖南旅游。每年平均组织10万人次游客来宜昌参观三峡大坝。在他看来,一方面,游客对三峡大坝有着非同寻常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三峡大坝旅游区自身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标准,以及免费入场后的超强性价比,使其成为“爆款”的重要因素。
谈及十年前三峡大坝旅游区免门票之举,湖北省旅游学会会长、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表示,作为湖北首个5A级景区三峡大坝实行免票 及时推出免票举措,是回馈当地、回馈人民的一种方式,也体现了央企的责任。免费门票可以倒逼景区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正是在这种带动效应下,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正在从单一的旅游景区向全规模、全时段开放的街区乃至大型旅游目的地转变。随着旅游业态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瑞德曼真正实现了“共享、共创、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