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常识

且字竟是男性生殖器的代表?李敖、郭沫若都曾考证过

“气”和“夜”是两个最常见的汉字,很少为大家所知,但实际上代表男性和女性生殖器。

“和”——男性生殖器。

汉字是象形文字的一种。在金文中,“气”是雄根的形状。这种特殊的含义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楚,而最广为人知的男性生殖器词语可能就是“龟”和“鸟(diǎo)”。这两个字也是象形字,但与“和”相比,它们并不是男性生殖器的正宗代表,“和”才是鼻祖。

近代考证“妾”为男源的学者中,比较有名的有两个。一位是至今仍活跃在台湾文坛和政坛的作家李敖。另一位是已故伟大学者、中华全国文联原主席郭敏若。 1984年,李敖在台湾写下《切切切切》一文。从中国古代的性崇拜到儒家文化中的“牌位”,他更加清晰地解释了代表男根的“契”的起源。

李敖说得很有趣,“气”是男根。他借用清代学者阮元《揅(yán)经室插曲》中的“石切”二字,来谈论鼻祖中的“祖”字。过去的“祖”只是“切”,旁边没有“师”字。有生殖器的人就是祖先。这就是阮元所说的“古字‘祖’既是‘又’”。小篆出现后,有人开始在“切”字旁边加“是”字,就成了现在的“组”字形。 “祖”被理解为生殖器,当然是因为“切”。

说明:以上文字都是金文中“与”字的书写形式,与人的根的形状非常相似。

李敖也嘲笑阮元,认为他说了半天还没说到重点。他并不知道,“切”字在民间口语中就像“屌”字一样。李还研究了与“切”形似的“癸”字,认为“癸”也是男性生殖器的形状,并推测中国古代人有崇拜男性生殖器的习俗。从“和”象形延伸出来,过去人们常供奉的祖先牌位也呈“和”字形,源于古人对男根的崇拜。

颇为搞笑的是,李敖用自己的“性学”研究成果来诠释经典。 《诗经·褰商》云:“不思己,焉能无他人?狂童狂矣!”李敖是这样理解的——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你不考虑我,我就不用担心你。没有人想到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这小子,你有鸡鸡!这个理解很搞笑。这样一个普通的“和”字,让李敖的解释显得情色动人,但并不淫秽。难怪有人称赞他是李大师!

“又”——女性生殖器。

在文言文中,“也”字一般被视为情态助词,常见的“知乎者也”就有这个意思。在古今流行的文学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描述女性生殖器的词语,如“花”、“桃”、“荷”、“鱼”、“扇”、“口”等,但说到“叶”字,就代表了女性生殖器的罕见景象。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相信这个说法,因为现代《高级汉语词典》里找不到这个意思

事实上,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叶”的形状原本是女性的生殖器,类似外阴的形状。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叶,是女性生殖器的意思。从易,是象形字。”清代钱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段玉裁着有《说文解字注》,段玉裁对其进行了专门研究。去掉“叶”字:“女性生殖器的本义是借用为词,本无疑义,但浅薄之人却有所怀疑。当时徐家必定受过,不许。”被罕见而奇怪的人推测。”

说明:以上文字是金文中“夜”的写法,与女性有关

现代有学者进一步考证,“它”与“夜”本是同一个字,也是女性生殖器。例如,浙江温州学者何新就持这种观点。 “也”和“它”之所以成为两个字,与“匜”字有关。 “液”与“匜”相连,匜,读作yí,指古代妇女使用的带有漏斗的洗涤器具。 “匜”很可能是古人受女性性器官启发而创造的一个字。如果你仔细想一想,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秘密。

方树新、林小安等人编着的《甲骨文辞典》中有这样的解释,“象有柄,形流,分二字”。为什么“ye”后来变成了“ah”这样的情态助词呢?有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夜”是女性化的事物,含有对美丽女性或年轻女子的赞美和感叹的成分。

在古代,“夜”不仅与“它”、“匜”同义,而且与“蛇”同义,均代表女性阴道。

此外,还有一个词值得一提——“马”,在古代也代表人类的生殖器。

但与专指男性根部的“切”和专指女性生殖器的“业”不同,“马”字的性别前后发生了变化,造成混乱。

秦汉以前,“马”更多地代表女性生殖器,这多是当时中医著作中的含义。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马王堆方中书》一书。其中有《养生方剂》一章,另抄本帛书。 《方中》中主要记录了相关的滋补方剂。 《健康处方》。其中,《◇围巾》介绍了激发女性性欲的秘方。其中一方看起来像这样:

“治毛巾,取杨丝一升,红蚁一升,斑二十片,用半桶美水浸泡,盖上汁液,用一尺细布浸泡。沾污后,将其擦干,待汁液消失后,将橘子和桐树的汁液涂在沾有污渍的布上,晾干,然后再明智地使用。它,看起来像一个小阴茎,在这里“马惊”,意思是用浸有性药物的纸巾擦拭私处后,阴道会像野马一样受到惊吓。 。

但后来,“马”的含义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可以用于男性。例如,中医常把“遗精”称为“赛马”或“走马”。东晋思想家葛洪,内善炼丹,外行医术,在《抱朴子内篇》(卷六)中这样说:“欲纵欲纵欲,而不能锻炼身体。克制的话,你就得好好的断掉你的命了。”善巧之人,能用马补脑,阴丹回肠,采金池玉液,引至花良,使人余生老得美丽。 ”

“走马补脑”中的“走马”是指男性的遗精。成语“猴心思马”,比喻心思粗心,难以捉摸。原为佛教用语,用猿马奔腾来形容凡夫心的无常。为什么我们说“意马”而不是“意狗”或“意驴”,可能与“马”的早期含义有关。男人和女人的性别是可以互换的,“马”是一个很有趣的词。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