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常识

广西南宁小都百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

概括

广西省南宁市马山县古岭镇桥老村小渡白屯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坚持“社区是景区、乡村是旅游”的发展理念,打造模范村,努力把小首都打造成模范村。白族综合示范村将打造成还农拉生态旅游区满足“吃、住、行、游、购、娱”需求的一站式时尚生活方式和休闲农业旅游基地。通过“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扶贫”模式,小都白屯人民成立了小都白屯旅游服务公司,惠及千家万户,共享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近5000万元,发展种植养殖业、果蔬特色优势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民宿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扶贫开发产业。全村农民通过直接参与、间接推动、股权推动等模式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2017年,小渡白屯实现脱贫,成为集度假、美食、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农村。

挑战和问题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古岭镇桥老村小杜白屯,位于马山县还农拉生态旅游核心区。是牯岭镇桥老村19个自然村之一,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 2013年之前,泉屯的农业依赖天气和恶劣的条件。人们主要靠外出打工,种植玉米、蔬菜等旱地作物维持生计。全村有72户共290多人。民族主要有壮族、瑶族。耕地总面积561亩,贫困发生率31%。 2013年,人均收入仅3200元,被列为“马山县扶贫开发村”。

措施

1.统筹推进特色村庄建设。 2013年,小渡白屯被确定为南宁市综合示范村建设项目。小都白屯利用固有山水打造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在规划布局上强调场地的低度开发和高品位建设;结合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简洁大方的建筑风格,全村86栋房屋的外立面进行了面改造,建筑采用了“灰白”的主色调,设计了水波窗花,融入水车元素图案,建造白墙灰瓦的壮乡式民居;对村内所有房屋进行庭院改造、绿化、美化、色彩化,打造农家庭院特色。 。同时,在示范村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对小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体现独特迷人的民族文化。 。示范村分为观光农业园、风情园、水车园、百园园、百园园、百香园等六大文化园。建设小都百园记忆陈列馆,挖掘、保护和传承水车园的历史文化,打造以壮、瑶民族特色文化为基础的有利于旅游发展的旅游胜地。

2、完善设施,建设生态新村。 2014年,马山县积极整合各部门资金,编制了《小都百创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发展规划》;完善小渡白村基础设施,完成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游客厕所建设。实施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电力工程、园林景观改造工程、公共设施建设工程、环卫工程、人畜隔离安置工程等,改造小杜白乡村环境。改造农家乐,提高农家乐的档次和水平;稳步推进巧老半岛村集体经济项目、明星汽车营地和青少年户外活动基地建设等。建成后的小杜白综合示范村基础设施完善,面貌焕然一新。

3、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模式。小杜白高度重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实施旅游扶贫战略:一是“共商”开展土地确权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采取“基地 专业合作社(公司) 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果品生态农业基地、蔬菜及药材;广西俏老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俏老村小资白屯。流转全村土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果蔬有机种植大棚130个,发展休闲农业。二是“共建”发展乡村旅游,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依托青山绿水,紧扣生态与旅游发展的结合点,2014年引进马山仲凯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 农户”模式,村提供土地与公司出资共同建设农家酒店,发展休闲旅游。三是“共管”乡村旅游,探索小杜白资产收益模式。 2015年,小杜白旅游服务公司成立并成立董事会,确定了“土地租金、劳务工资、信贷 人力资本参与”的经营模式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收入、并统一配送”。四是“分享”小杜白资产收入,帮助全村脱贫致富。当地群众通过土地租金、劳动工资、人力等资本投入,当地银行向贫困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帮助贫困户分享利润。

效力

2013年以来,小渡白屯以打造“水车之乡”为特色,以“社区是景区、乡村是旅游”的发展理念,不断将示范村建设成为环境友好村。生态旅游区是满足“吃、住、行、游、购、娱”需求的一站式时尚生活方式和休闲农业旅游基地。示范村于2014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近5000万元,发展种植养殖业、果蔬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产业、民宿等旅游扶贫发展产业。农家乐、农产品销售。全村农民通过直接参与、间接推广、股权推广等模式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从业人员60余名,近三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以上,年实现旅游收入约4000万元,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2017年,小资白屯得以整体脱贫,成为集度假、美食、观光、休闲游于一体的新农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32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3000元。小杜白已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经验与启示

1、抓住机遇,部门合力发展。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农村集体与社会资本共同举办乡村旅游企业、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国家旅游局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乡村旅游扶贫政策。当地党委、政府充分把握政策机遇,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资源优势,引导小杜白不断探索创新旅游脱贫致富新模式新途径,延伸旅游产业产业链,为贫困户创造更多增收途径,真正做到乡村旅游与脱贫同步进行、同步发展。

2.突出旅游扶贫特色,增强旅游扶贫内涵。建设乡村旅游项目,要重点挖掘一村、一品、一魅力,依托自身生态环境、民俗文化、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增强内涵,避免低端、单一、同质化。 ,以及机械应用。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着力创新完善特色旅游产品,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明确旅游扶贫发展定位,达到“以特制胜”的效果,努力成为特色鲜明、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标杆。实现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

3、村民自治,形成发展乡村旅游的共识。村规民约制度的建立和规范,是落实农村自治的重要手段,是村民开展群众性活动应当遵循的规则。小渡白屯通过建立村级协商自治机制,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示范村建设,化解矛盾纠纷。同时,积极探索示范村建设的后续管理,研究出台了旅游发展条例、公共卫生保洁、公共物业管理、电费征收、表彰奖励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并通过奖励、激励等方式,达到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目的。这样,既促进了和谐文明乡村的创建,又提升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质量和美誉度,为示范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

马山县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农旅结合的旅游扶贫道路,依托山清水秀、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好理念,盘活资源,升级打造旅游品牌,增强旅游内涵。大力发展特色优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特色旅游品牌,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持续贡献旅游力量。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