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常识

大峰山屯兵营:齐长城沿线的神秘防御体系,见证时代更迭

大风山军营

齐长城沿线,散布着许多村舍、城堡和军营。从广义上讲,它们之间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大小不同,用途不同,所以名称也不同。它们都是建在极其危险的地方之上的自成一体的防御体系,要么四周用高墙加固,要么依托陡峭的天然山体,以独立的石屋形式,居住着人们,驻扎着军队。但看起来山寨比较简陋,城堡比较坚固,军营比较有序;有的是暂时躲避战乱的百姓,有的是占据山林为王的土匪,还有的是军队驻扎的军营。随着时代的变迁,很难确定它最初的用途,而且它的主人也几经更迭。这正应了“铁营是铁做的,兵是水做的”这句话。

大峰山四面环山,三面陡峭,曲如屏风,形似箕掌。南北长24英里,东西宽18英里。占地12800亩。因其山峰又高又大而得名。大风山。大风山屯兵营是齐长城沿线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城堡,主峰海拔376.2米。东临泰山,西濒黄河,南接平(殷)妃(城),北望山阴谷。有连山阻四固之势。山势雄伟、壮观。尤其是2600多年前修筑的齐长城从其旁经过,相互依托、成角,更显得神秘莫测。山上要塞的城墙坚固,逐层增高。他们能扛关、堵入口,攻守兼备,进退自如。非常适合驻守部队。

清代作家姚鼐在其著名游记《登泰山》中曾记载:“泰山之阳,温水向西流;阴,济水东流。阳谷皆流入”。温、阴谷流入蓟,这里所说的古长城就是齐长城,关于大峰山顶的驻军营是否属于齐长城,史学界尚有争议。沿齐长城仅300米的驻军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它不是与齐长城同时修建的,但后来因战时需要而加以改进和增建也不是没有可能。

齐长城在兰峪村北自西向东急转90度,向北延伸;向东约300米处,是大风山军营前线。两边都是高耸的山峰,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南北小路。是大峰山麓兰峪,南至马岭、房头、房峪等村,北至三皇崖村的必经通道。俗称“大秦口”。 ”(因有阴凉不干的山泉而得名)。这里东西青山,南北道路崎岖,北山不远处有一条深涧。被当地人称为“三谷谷”,是伏击的绝佳战场 从“大泉口”向东不难找到城堡遗址,但满山的柏树遮挡了天空和阳光,进去后已经堵住了路,让人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只有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才能沿着山坡向东看去,到处都是散落的岩石。眼前,偶尔还能看到半截残墙,可见这里曾经有不少石屋,从风化程度不难推断,绝对不是新近创作的。

在树林里向东攀登,我的眼睛突然一亮,云雾突然散去。此时,树木很少,岩石也很大。从山势险要处向南望去,远处群山密布,群山环抱。向南十里是桃山,是长清与肥城的分界山。桃山是肥城第二高山,海拔502米,北与长清接壤。据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肥城县治》载:“桃山在城西南三十里,相传三年前范蠡迁居此山,故名桃山,又名归依山。”山高五里,奇形怪状。其方棱四棱,载阴抱阳。它有东西两座山头,左右有障壁环绕。中间的山顶是香鸾台,上面有天池。 ”山下有范蠡墓,相传长清人张良曾隐居于此,诵《汉赞》,并在范蠡墓前刻碑。

由于大风山西面有山口,齐长城主体距离不远,所以设置了三道防线作为重点防御工事。第一道防线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仍保留着一道宽约2米、长200米、高1.5米的城墙,全部由大青石块砌成。又强又厚。

每隔几米,内壁就有一个“猫耳洞”,并有观察孔。这些猫耳洞虽然已经经历了几十万年的风化,但对于成年人蹲在里面还是绰绰有余的。

继续缓慢攀登,就会到达第一个制高点。最高处有一座石屋,是一座完全用石头砌成的两层瞭望塔。楼顶有一个观景台,从那里可以看到整个山体。它与大峰山主峰上的敌楼遥相呼应,用于观察敌情、传递消息。经过整修和加固,现在供护林员用来观察火灾情况。

这时,山势渐渐变得平缓。向东走一段路,第二堵墙就在眼前。与第一堵墙相比,这堵墙稍微窄一些。它的长度和高度与第一个大致相同,宽度约为一米半。虽然略显单薄,但依然保留着威严。同样,不远处还有一个观察孔,但与第一个不同的是,没有“猫耳孔”。

第三道防线距第二道防线约200米,是大风山屯兵营的主城墙。墙高约5米,宽约4米。它比前两个更高、更强壮。这里是大风山的中心要塞部分。

驻军营的整个建筑形式、结构、材料都随着地形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城墙上有垛口和瞭望孔,城下有瓮、附墙、平台和通道门。底部最宽约10米,还有窑洞。石屋是当时最完整的防御工事。

沿着南城墙向东约200米,就是军营的南门。南门外有台阶,从南边下山的路直接攀登即可到达。城门高1.6米,宽1米。墙上有很多垛口,给人一种刚毅的感觉。

靠近山顶是军营的核心部分,城墙和石屋保存完好。城墙绵延约1000米,十分壮观。周围城墙基本完好,城门尚存。这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驻军营地,约有200间石屋,均为青石叠顶式,大小不等。山坡上散落着约16个完好的遗骸。原来的石屋大部分倒塌,只剩下废墟。随后,景区工作人员将部分山顶恢复原状,供游客参观。

其中,有几间较大的石屋,有内外室,建在石路旁,至今仍有人居住。应该是领导的指挥室或者是领导家属居住的地方。

“孟姜女哭长城”是妇孺皆知的传说。东边的万德街长城村是孟姜女的故乡,那里还有孟姜女祠堂遗址。相传孟姜女的丈夫范其良新婚没几天就被拖去修长城。一年后,因丈夫走后便杳无音讯,孟姜女来到长城寻找丈夫。到跑马岭下马后,他到城里打听丈夫的下落。村里的丈夫告诉她,她的丈夫在城西门修长城时劳累身亡,尸体就埋在长城下面。

(驻营东侧立有一块大石板,上面刻有“孟姜女问路石”字样)

孟姜女听后,泪流满面,径直向西门跑去。她悲痛欲绝,边哭边拆城墙,最后把长城推倒了。西城墙不远处有一块巨石,上书“孟姜女哭长城”。 (当然,说孟姜女哭长城似乎有点牵强,这里不做任何判断。)

大风山是济南著名的道教圣地,前来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据史料记载,大峰山建筑群始建于元末,盛于明清。道士范振峰游历此地,发现山上经常散发吉祥之光,吉祥如意,便认定这里是一处潜心道教的地方,于是在此定居,建观道观。与此同时,范振峰在周边传教的同时,还广收天下弟子和朋友,最终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道观。道观的名称也选择了范振峰名字中的“峰”字。加之这里云雾缭绕,寺院便被命名为“风云寺”。历史上,大峰山是道教之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成为道、儒、佛三教融为一体的地方。从主体建筑群——风云寺来看,道教诞生并存在的时间较长。主要道教宫观和景点有灵官寺、风云寺、青龙池、黛月泉、禅室、金蟾洞、玄机洞、圣仙台、三教堂、豆腐泉等,年底对外开放上个世纪,成为旅游胜地。

抗日战争时期,大风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泰安西部地区(泰安、肥城、平阴、长清等地)抗击日寇的中心。建立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根据地,并与八路军第115师在台西地区合作。他们修筑了抗日长城,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党的组织在抗战时期得到发展和壮大。因此,大风山被称为山东泰西地区的“小延安”。

近年来,济南市委在大风山脚下建设了济南市党的教育基地——“大风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示了日本侵略者和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许多真实场景​​和实物。还详细介绍了当年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情况。纪念馆的开放,为济南乃至山东省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讲堂,丰富了“红色旅游”资源。

距离纪念馆几百米就是革命烈士陵园,几十年来这里一直被用作长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1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共长清区委员会又竖立了一座“革命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底座高度1.938米,即1938年成立长清县第一届县委;纪念碑从底座到碑帽的高度为7.1米,寓意7月1日建党日;主纪念碑高9米,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建的。纪念碑上刻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七个金色“革命英雄纪念碑”大字。

大风山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圣地,也是长清人民革命的摇篮。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 1938年,长清县革命先驱张耀南、魏进三在大风山建立长清县抗日根据地,创建大风山抗日独立大队。是西欧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田纪云、万里、段君毅等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抗战时期都曾在大峰山工作过;万晓堂在此任中共长清县委第一书记; 20世纪70年代,八个军区有四名司令员来自大风山; 7位省委书记转战大峰山。大峰山为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待续)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