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南丹县居住着壮、汉、瑶、苗、水等10多个民族。其中,白裤瑶作为瑶族的一个分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他们主要居住在巴乌。瑶族乡、里湖瑶族乡。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白裤窑人民从住在山里到搬进社区,从破旧的木屋到崭新的小楼,从没水没电到上网5G。 ……他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是巴乌、里胡瑶乡建镇40周年。即日起,奇美南丹将对两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系列报道,展现白裤窑乡经济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稳定局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了解白裤窑乡。
巴尔韦里湖成立40周年系列报道(一)
李湖瑶族乡从贫困山区变身旅游名镇
美丽的巴迪山云海风光、自然古朴的巴哈古村落、白裤瑶独特的民族文化展示……丰富的旅游资源,让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成为游客的好去处休闲旅游。
2023年,里湖瑶族乡成功入选广西第一批特色旅游小镇,乡村旅游迈上新台阶。
△位于里湖瑶族乡的瑶望天下风景区
李湖瑶族乡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人类文明活化石”的白裤瑶族主要聚居地。以前白裤窑人民温饱不足,现在却走在“旅游路”上,吃着“旅游餐”,赚着“旅游钱”。
边远贫困山区如何打造旅游名镇?李湖瑶族乡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创新实施“旅游 易地扶贫”工程
里湖瑶族乡多女社区是南丹“千瑶村万户瑶乡”搬迁及旅游开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13.7亿元。占地1200亩,建有安置房332间。安置1116户5888人,其中白裤瑶族占94.7%。是名副其实的“千家瑶寨”。
△多奴社区全景
多奴社区搬迁场地以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为发展理念,围绕白裤窑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全面规划设计。依山而建,分为年高村、陀螺村、铜鼓村、斗鸟村、牛角村五个特色村落。项目按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建设,打造全国旅游经济省际合作示范区、全国扶贫搬迁示范区、全国民俗文化保护示范区、全国旅游经济示范区特色小镇建设,推动白裤窑群众利用自身资源参与旅游开发。 ,实现精准扶贫、旅游富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旅游 非遗”景区创新建设
在里湖瑶族乡药王天下景区,何秀英正在做手工刺绣。 “在景区展示刺绣工艺,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我们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还能赚取可观的收入。”何秀英说道。和她一样,景区内从事民族服饰制作的白裤瑶人还有40多人。
据了解,瑶望天下景区充分融合了白裤瑶铜鼓文化、顶文化、服饰文化、婚恋文化、歌谣文化、丧葬文化、狩猎文化等白裤瑶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汇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持续开发格亚斯谷一级景区和多奴社区搬迁安置点,打造建筑独特、民族风情浓郁、自然生态和谐、夜景璀璨迷人的特色景区。
△白裤瑶人在景区进行民俗表演
白天游览景点,晚上体验民俗风情。
里湖瑶族乡依托葛亚斯谷景区、瑶望天下景区,积极开展夜间互动文化体验表演活动,包括白裤瑶铜鼓表演、猴棍舞表演、篝火晚会、长桌宴、特色烧烤等和其他夜间活动。通过丰富景区夜间活动,游客可以在景区过夜,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擦亮蠡湖夜间经济品牌。夜间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千湖瑶寨绚丽的夜间灯光秀,还可以参加“伽亚斯谷之夜”篝火晚会。
创新实施“旅游 留学”工程
近日,多奴社区又迎来了一批来自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据社区负责人介绍,每年都有大批区内外调研团队前来体验白裤窑民俗风情。
李湖瑶族乡探索推动“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党建教育”、“非遗传承”、“文创美学”的共鸣,将白裤瑶民族文化与人文底蕴、山水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习团队紧密联系乡村,让学习课堂更加开放,推动游学从单一的“参观式”向体验式的“沉浸式”发展,以研促旅游,用旅游协助调研,开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新路。目前,里湖瑶族乡多奴社区已被评为广西第四批中小学生学习实践教育基地。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在里湖瑶乡望上小学体验打陀螺
创新实施“旅游 田园综合体”工程
近年来,里湖瑶乡积极推进格雅斯山谷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该田园综合体是以生态水稻、乡村旅游为主,蔬菜、白裤瑶文化、休闲农业等为辅的农旅一体化田园综合体,建设范围涵盖恩村村、城关镇拉依村和城关镇五个村。里湖瑶族乡行政村(社区):瑶里村、里湖社区、多奴社区,规划面积2.63万亩。按照“一带、四谷、三园”规划布局。
△伽倻斯谷
点成线、连成片,将美丽的田园、自然的风光、幸福的社区融为一体,打造出独具南丹地方特色的“绿水青山、留存”的“归园住宅”。怀旧之情。通过实施“田园综合体 旅游”模式,进一步拓展黔桂旅游走廊,实现瑶山至南丹二级公路沿线景点遍地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不仅提升了黔桂旅游品牌知名度田园情结的同时,也增强了全乡旅游发展的动力,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