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COVID-19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企业的背景和缺陷;这也更像是一次洗礼,激发了企业前所未有的生存意志,重塑了企业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疫情发生后,旅游业首当其冲受到重创。旅行社、OTA、景区、酒店等都未能幸免。订单取消、业绩下滑成为新年伊始的关键词。
明星旅游公司途牛的“麻烦”事
疫情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荡。境内外上市旅游企业在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时纷纷抢先亏损,这也体现在股价的波动上。作为除携程外仅存的海外华人概念股上市旅游公司,途牛近期因股价持续下跌而受到业界关注。
(途牛近期股价走势图)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对于上市以来已经连续六年亏损的途牛来说,想要用一年的时间扭转危机,难度极大。尤其是疫情对旅游业造成了致命打击。整个行业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如初。在此背景下,途牛若想“止损救市”,需要更大的决心和勇气,也需要对形势的透彻认识。能够准确判断疫情常态化下旅游市场的复苏机会。
近年来,亏损一直是途牛无法回避的话题。
途牛成立于2006年,当时在线旅游行业已经挤满了携程、艺龙、同程、去哪儿等OTA平台,它们在在线预订机票、酒店领域展开竞争。作为后来者,途牛凭借休闲旅游业务进入这一市场,重点发展跟团游等套餐服务。经过8年的努力,于2014年5月在美国成功上市,发行价为每股9美元。股价最高达到每股24.99美元。此后,它一直在震荡中下跌。核心问题在于途牛的亏损。 。
公开财报数据显示,途牛2019年实现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6.99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88亿元。去年同期。自美股上市以来,途牛净利润一直出现亏损。 2014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4.6亿元、-14.6亿元、-24.1亿元、-7.73亿元。
有两种趋势。一方面,六年时间累计亏损60亿元,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尤其是2018年到2019年,途牛的亏损明显收窄。的。尤其是2018年,途牛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1090万元。这也是途牛自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全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盈利。与此同时,途牛还实现了上市以来首个全年运营现金流为正的2.7亿元。当然,2019年,途牛因直营店和穗芳本地网络的加速投资而扭亏为盈。
对于外界关注的途牛连续亏损问题,文旅认为,公司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具有深刻的当代特征和必然性。需要从全周期的角度来看待,可能会更加理性、客观。熟悉途牛的人士也告诉文旅,途牛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玩法来达到预期的目标。知道自己为什么亏钱,亏得值不值得,其实对于途牛及其资本来说非常重要。说出来是最重要的。
“有价值”与“不值得”下的损失逻辑
途牛的亏损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逻辑。
第一阶段是2014年至2016年途牛上市前后。事实上,烧钱抢市场曾经是在线旅游企业的主流策略。携程、同程、艺龙、途牛、去哪儿都是这场“烧钱大战”中的资深玩家,尤其是在PC端互联网市场。移动互联网转移时期,即2014年至2016年这三年里,OTA之间争夺用户流量的惨烈战斗,全盘亏损,仍让业界记忆犹新。这也恰逢途牛赴美上市时间。结合。
在这场战争中,途牛是一位弹药充足的玩家。天眼查数据显示,自成立至2016年,途牛已完成11轮融资,股东包括戈壁创投、红杉资本中国、DCM中国、携程、京东、海航资本等知名创投机构和企业,所以不遗余力地“烧”钱。
以品牌营销为例。 2014年至2016年,途牛与《非诚勿扰》、《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等热门综艺节目合作,花费了大量资金其中,途牛仅对《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的特别赞助就花费了1.485亿,其中包括推出周杰伦和林志颖的双代言模式。其“攻击性”堪称行业首创。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对于频次低、客单价高、利润率低的旅游行业来说,这样的投资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移动互联网的持续渗透,为在线旅游抢占市场甚至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转瞬即逝的窗口期,为了实现高增长,快速进军线上和App,当时途牛选择用高投入换时间、换成长、换市场的选择是正确的。事实上,途牛那两年的成长速度确实非常好。
同一时期,去哪儿网也采取了同样的分时投资策略,其财报数据惊人相似:高增长、大亏损。
第二阶段,以2016年为节点,在线旅游市场格局从“群雄割据”走向“寡头垄断时代”。大型OTA加速整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开始从价格战转向资源战、渠道战。现阶段,途牛开始向资源端渗透。在保持度假业务领先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机场、酒类业务的资源开发和投入、增加产品研发盈利能力、推出单项资源等,以“动态” “包装”产品提供了丰富的弹药。
回顾和分析,途牛现阶段投入了大量资金。系统研发和新业务拓展成为途牛这一时期无法回避的“负担”。对于这个阶段,途牛也认为投入是值得的。 ,这是为公司核心业务的长期发展铺路,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短期看不到回报、财务报表显示“亏损”,是长期发展所必需的。
第三阶段,即2017年至2019年,途牛的另一项重大投资是始发端和目的地端的建设。受消费升级趋势影响,国内休闲度假正迎来市场爆发期。与纯粹的低价跟团游相比,旅游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对于用户评价、复购和推荐变得越来越重要。
有鉴于此,途牛持续投资直营店建设和当地旅行社拓展,同步提升用户出发地预订和目的地出行的全闭环体验。截至2019年底,拥有自营门店509家。这些店铺的租金和人工成本全部由途牛自行承担。从短期来看,这是一个沉重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这将是途牛的。核心竞争壁垒。
“如果不是疫情突然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线下门店的投资回报。去年底,门店已经实现盈利。原来的预期是,2020年,整个体系将迎来盈利。”但疫情下的旅游业务暂停,跨省跟团游、出境游等长期业务恢复后无法恢复,打乱了原有节奏,但这是不可抗力。并不意味着途牛专注于线下门店的策略是错误的。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事实上,随着新零售浪潮的到来,在线旅游企业之间的线下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2017年起,携程开始整合百事通、去哪儿、携程的线下门店,成立渠道事业部,通过加盟体系打通线路。通过线下渠道,门店数量远超途牛。驴妈妈和众鑫也通过加盟模式开设线下门店,以求更快扩张。
无论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这次疫情期间,旅游行业的线下门店都损失惨重。不同的是,直营店的损失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的,而加盟店的损失则大多由店主买单,这也是途牛店特别关注的原因之一。据了解,受疫情影响,春节以来途牛旅游网全国线下门店仅有少数恢复营业。目前线下门店的员工大部分处于失业状态。门店员工通过Tike等渠道进行线上运营。上述业务正常开展。
疫情期间“自救”成为重中之重
COVID-19疫情不仅影响了途牛。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旅游业陷入困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20年旅游人数将比上年下降20%-30%,国际旅游收入将减少300-4500亿美元,全球旅游人数将多达1亿人工业将面临失业,损失近2.7万亿。美元。
具体到中国市场,有关部门预计,仅春节期间,旅游业就将遭受约5500亿元的损失,全年旅游收入将减少1.18万亿元。
于敦德坦言,疫情初期的订单取消和变更压力确实给途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月21日,武汉疫情爆发之初,途牛发布疫情期间取消、变更保障措施。春节期间,其他保障措施修改升级多达15次;在预付款方面,1月27日,途牛将重大灾害保障基金升级至2亿元,全力保障用户退款。
途牛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保障措施范围内的客户退款已完成99%,实现行业领先的退款速度。 3月份退票订单涵盖环球跟团游、自由行等品类。 。整体退款金额中,现金占93%,旅游券仅占7%。对比其他旅游企业的客户保护措施,客观地说,途牛已经尽力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价值观,这也为其在疫情后迅速重启用户运营奠定了基础。
其他旅游公司也面临着困难。作为OTA“老大哥”,携程采取措施,主动降低高管和员工工资,请三天假、两班倒,应对疫情影响。携程CEO孙杰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携程因疫情提前取消订单已超过10亿。疫情发生后,来电数量增加了10至20倍,数亿人取消了订阅。
同程艺龙管理层在疫情发生后召开紧急会议,迅速停止了大部分市场投放和促销活动,节省了部分市场费用;还大幅降低行政成本和日常运营成本,缓解疫情影响。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为了应对当前疫情对出境游、跟团游等细分领域的不利影响,同程集团还对国际旅行板块进行了调整,将旅行社业务闲置人力转移至其他业务需要更多的人力。该行业实际上正在想办法控制成本,尽量减少疫情期间的运营压力。
一些中小旅游企业的情况更糟。疫情成为这些企业加速洗牌的催化剂。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旅游相关企业超过234万家,自2020年2月以来仅新增3.9万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为-43%。与此同时,6098家旅游企业在此期间“死亡”,其中旅行社628家、景区相关企业23家、酒店891家、航空公司122家。
能否生存是现阶段旅游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至于疫情过后如何活得好、重新“出发”,这是企业下一步需要考虑的。于敦德表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旅游市场加速复苏,这从“五一”假期旅游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未来长期来看,省内周边游、国内长途游将是旅游业复苏的机会。途牛也将适时调整业务方向,利用今年重塑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股价走出低迷。
疫情过后途牛的复兴信心有多大?
一定程度上,疫情让在线旅游企业回到了同一个起点。虽然各家企业实力各异,但从业务角度来看,都需要从疫情造成的“冻结”状态中重启。目前主要线路为省内旅游及后续国内旅游。
业内人士分析文律。作为一家发展了十几年的老牌旅游公司,途牛的品牌非常有价值。如何在疫情当前的情况下,深挖原有积累的用户群体的需求并发现新的用户,是途牛需要面对的挑战。
“途牛的主渠道不会改变。”于敦德说。途牛将继续专注于度假出行,不会放弃在跟团游等原有打包产品布局上建立的核心业务优势——用“动态打包”提升用户的预订体验,并结合“快线”等领先产品”以便捷的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我们花了10年的时间投资了约20亿,持续打造动态包装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用户的差异化、定制化需求,也能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尤其是在这次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包装中。” “对于退订造成的,动态包装产品的止损效果明显,这也说明了它的合理性和优势。”于敦德表示,途牛一直以来的优势就是“包装”,这在海外有很多用途。本地包装产品一直在国内排名第一,例如在马尔代夫等目的地。在后续国内产品的升级优化中,途牛的“打包”优势也将体现在“酒店 景点”打包套餐,以及周边旅游和本地旅游产品上。
途牛的“快线”是一款经过十年磨砺的产品。去年发布的3.0版本为用户提供了24小时专属顾问、高满意度、免息分期、成团有保障、价格有保障、房源无忧、退改签保障等新标准。截至2019年6月底,牛人线已服务超过500万人次,客户满意度达97%。
另外,上一篇文章还分析了途牛在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建设。始发点网络建设需要大量前期投资,且受疫情影响严重。预计短时间内对“拓展新客户”没有任何帮助。通过线上“苔客”的补充,门店人员将继续做好现有用户的服务工作。服务。目的地建设将成为疫情过后途牛的一张好牌。途牛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途牛已打造国内自营接机机构30余家——穗旺旅行。绥文目前是全国最大的本地取货机构之一。一方面提供市场上常见的产品;另一方面,穗方也在深度打造专属、特色产品,比如通过产品替代品的探索和创新,更好地将出境游用户转化为国内游用户。
近两年,途牛一直强调“产品质量”和“产品满意度”。 2019年3月,途牛将产品上线满意度从原来的75%提升至80%,并砍掉了大量客户满意度较低的产品。 “这对2019年的营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代表了产品整体的提升,对于用户满意度和复购率都有长期意义。今年我们将产品线上满意度标准从80%提高到85% ,这符合客户高品质的旅游消费趋势。”
纵观途牛过去几年的亏损逻辑,一期的投资完成了阶段性任务,而二期、三期的投资更多地积累到了公司的核心能力和竞争力上。无论是动态包装、专属热线还是随时随地取货,“高满意度”的要求始终贯穿其中。这是途牛在供应链和体系上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途牛疫情过后重启的底气。
途牛在疫情期间的担当,也是其服务能力和优势的体现。 “途牛的客户保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不会因为疫情而消失,这也是我们的核心,未来会不断加强和优化。”于敦德说道。
一方面,不断向客户退款,为客户承担了1亿多元的损失。已预付但未收到供应商退款的客户退款金额也超过1亿元;另一方面,正在探索接近度高、粘度更高的用户渠道。 、提客加直播,积极推动业务复苏。留住用户、扩大用户是这背后最重要的逻辑。
“跟团游、跟团游的市场需求会继续存在,但产品形态会不断更新和优化,本质是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后疫情时代,从海外度假到国内休闲,以私人游为主的海外目的地替代产品的线上需求将成为主流需求。因此,途牛未来仍将坚持自营渠道和直接采购资源。目前,途牛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目的地服务网络接待中心,拥有30多家目的地接机机构。随着国内旅游逐步复苏,目的地服务网络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谁都无法预测途牛在2020年能否真正实现盈利。好在,作为曾经的明星公司,途牛的实力并没有消失。能够看清自己的处境,认清自己的问题,找到突破现有困难的方法。至于新路将通向何方。 ,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疫情冲击下,没有一家企业能过得轻松。只希望疫情阴霾能够尽快散去,旅游业能够早日重回正轨。正在经历“磨难”的途牛也能在这次疫情造成的“行业”中生存下来。 《寒冬》,文旅也将持续关注行业最新相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