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政协山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太原举行。会上,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传媒大学白燕生戏曲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白燕生为山西做好戏曲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建议推动戏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挥戏曲大省的独特优势。
白岩晋升为大会发言(肖楠 摄)
山西积极开展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是戏曲大省,是全国现存戏曲剧种最多的省份,有戏曲剧种38个。获得梅花奖的演员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共有46位演员50次获奖。戏曲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现存古戏台2800个,残存大量戏曲碑刻、戏曲壁画、戏曲碑刻。但在具体工作中,与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历史文化相比,山西戏曲资源保护利用不足,戏曲文化与旅游融合度不高,戏曲大省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主要体现在:戏曲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展示投入不足。散布在偏远村庄的古戏台面临着自然风化倒塌和人为破坏的风险;戏曲文化资源挖掘激活不足,经典剧目剧目不足。戏曲、戏曲典故的传播形式较为单一,未能有效发挥其弘扬传统文化、提振旅游业的积极作用。针对这些问题,白燕生建议:
要鼓励和支持各地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戏曲活动品牌。许多晋剧经典和戏曲典故都与当地名胜古迹密切相关,如藏山与《赵氏孤儿》、普救寺与《西厢记》、雁门关与《杨家将》等,洪洞与“苏三七姐”、解州关帝庙、关公戏等
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参考“戏集高平”、“戏集长治”经验,结合地方戏曲和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根据当地情况打造不同主题的戏曲活动品牌。状况。比如,将关公故里运城打造为“全国‘关公戏’青年演员大赛”;吕梁、忻州将利用广为流传的杨家故事,打造“全国‘杨家戏’青年演员大赛”。通过“戏曲 文旅 直播”的方式,重点展示当地各类对外开放戏曲等文化旅游资源,以戏曲为媒介聚集人气、带动流量、带动旅游,全面宣传当地名胜古迹、戏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文化创意等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要鼓励和支持剧团与景区合作进行现场演出。沉浸式演出、环境剧已成为国内各大景区的趋势,如山西的《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等成功案例。与投资大、成本高的演出相比,戏曲表演的环境适应性更强、观赏乐趣高、投资成本低、实施难度低。
要鼓励和支持相关景区与剧团合作开展现场演出。演出内容既可以是与景区相关的经典传统戏曲选段,也可以是量身定制的小剧场戏曲,也可以推出真人戏曲“剧本杀”,打造一个不仅能丰富游客体验的剧场,也扩大了戏曲传播阵地,传播了晋剧文化。
要鼓励和支持戏曲、文化、旅游等短视频创作。短视频是当前新兴文化和旅游的有力传播方式。无论是之前的《唐宫夜宴》还是最近火爆的哈尔滨冰雪游,都离不开短视频的推广和助力。 1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启动“带着微短片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提出“推动一批实体拍摄地跟随热播微短片‘走出去’”。圈子”并“打造“带着微短裤去旅行”节目。短剧“全国打卡”新趋势凸显文旅短视频的巨大潜力。相关地区文旅部门要结合地方戏曲文物资源和文化典故,挖掘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策划创作一批戏曲文化旅游短视频,着力打造规模效应和长效效应(记者奚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