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包括三大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用作风景旅游资源的生物主要是指植被——覆盖山地的森林、树木、花草,以及栖息其中的动物和微生物(大型真菌)。
在由山、水、天象、生物四大元素组成的自然山水画卷中,山是主要形象骨架,树木和花朵是山的“衣服”。由于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同山不时换衣,为四点钟出行的观众增添了无穷无尽的有趣和好奇的内容。在现代旅游活动中,随着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生物景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景观植物的旅游价值
园林植物吸引人们前来欣赏、调查和研究,因为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的美化功能,可以创造有利于人类健康和长寿的物质环境。
(1) 美化功能
园林植物具有“隐居”、“绿色”、“形”、“色”、“香”、“奇”和“古”等造景因子。
所谓“隐居”,主要包含着深、暗、静、暗等魅力。“深”是指森林茂密,可以给人一种深度感。“黑暗”指的是森林昏暗阴郁的含义,植物以其郁郁葱葱的氛围能给人一种“黑暗”的感觉。“静”是指植物的生存空间赋予人们的隐蔽、静谧的美。总之,植物的上述特性给人一种深邃、黑暗、静谧、高雅的美感。
与“隐居”相关的是景观植物的“翡翠”色。“翡翠”是指春绿,能让人感觉翠绿和翡翠。在北京也有这种宿命的例子,比如《燕京八景》中的“居永叠翠”,《燕平八景》中的“天风拉翠”。前者是指居永关周围的松柏风光,后者是指昌平的神陵峰。
“形”是指景观植物的形状中的各种姿势。如果以花来讨论,有颜色、姿势、香味、韵律;就叶子而言,有单一、复杂、完整和分裂的形状;在树的形状上,有高大与活力、婀娜与优美的区别;水果的形状存在差异,例如圆形、扁平和线条。简而言之,没有两种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完全相同。除了自然生成,人们还可以通过嫁接、栽培等技术创造出各种奇异的状态,以增强植物的观赏效果。例如,自 1987 年以来,其中 50 种植物被人工塑造成各种“动物”:长颈鹿、熊猫、猴子、公鸡、老虎等。
景观植物的茎、叶、花、果实中含有不同的色素,可以形成多种色彩美感。最基本的颜色之一是绿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植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游客健康的影响是衡量其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的环境可以唤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使人得到良好的休息,保持旺盛的精力。目前,科学界已将“绿色愿景率”作为衡量绿色环境的指标。所谓“绿色视力率”,就是绿色在视野中的比例,最新的科学结果认为,当这种绿色视力的比例达到 25% 时,可以缓解眼睛和心理的疲劳,可以使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到最舒适。因此,绿色是人们在视觉中最美的感觉环境。除了绿色,植物还有黄色、红色、橙色、蓝色、紫色、白色和其他颜色。这些色调是由各种颜料及其变化形成的。各种颜料的和谐构成了大自然的缤纷之美。其中包括一些特殊的色调景观。例如,北京象山的髋花木形成的红叶,西山橡树的橙红色,以及五边形枫树和柿子树的橙红色。中国古代有许多命中注定的场景,如《太湖东洞庭山十景》中的“仙桥枫叶”,《北京香山二十八景》中的“绚丽秋林”,都是这种植物色素造景的典型代表。很多作家也写了很多植物色彩的好作品,比如杜牧的《夜停坐爱上枫树林,霜叶红二月花》;白居易的名句如“日出山花红如火”。
许多植物的茎、叶、花、果都能散发出香味,按浓度分为淡香、淡香、浓香;按发的部位分为肤香、木香、叶香、花香、水果香等。许多植物都以香命名,如柠檬草、香菇、艾蒿、香蒲、香椿、樟脑、丁香、香橼、香蕉、橙子、香草、香花、芬芳的绿兰、芬芳的果树等,都以不同的香味赋予人们嗅觉之美和愉悦之美,让游客可以品尝到芬芳,再次闻到香味,吸引力相当大。在中国古代,描写植物香味的优秀著作不少,如《芳游》兰花、《清游》梅花、被宋朝《言语》称为《花中十友》的《曙游》瑞香花等。
“气”主要是指各种奇树、奇花奇草等。北京也有很多“树上树”的地方,如桧木抱榆、桧木抱桑、金合欢抱榆、金合欢抱春等。在北京西山的大觉寺里有“鼠沙棘和柏树”、“老藤和柏树”等几道奇树景观。景观植物的“古”主要是指大量的古树树木。古树不仅具有记录时代、表明环境特征的历史遗迹和科研价值,而且是重要的旅游对象。它的观光价值,一古古,一奇特。古老会吸引人,而且越古老,吸引力就越大,保护起来就越有价值。气形奇特,或高大威严,或厚如柱子,或歪身歪扭扭,或空旷多叶。这些古老而著名的树木是首都最好的景观植物,吸引了许多参观它们的人。
(2) 环保卫士的作用
园林植物不仅具有上述的美化、造景、美化、幽、绿、形、色、香、奇、古等功能,还可以创造一个环境空间,使人类获得健身和健康,延长寿命。使人们能够开展森林修复活动。首先,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并吸尘。根据研究,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消耗者,也是天然的氧气加工厂。正常情况下,1 公顷阔叶林每天可消耗 1 吨二氧化碳并释放 0.73 吨氧气。每公顷草地一天可吸收 900 公斤二氧化碳并释放 600 公斤氧气。根据每人每天消耗 0.75 公斤氧气和 20.9 公斤二氧化碳排放,10 平方米的树木或 25 平方米的草坪可以吸收每人呼出的所有二氧化碳。SO2 空气的最大允许浓度为 2 立方米空气中 1 毫克,超过这个浓度在人体中更高。森林每天可以从 20 立方米的空气中吸收 2 毫克 SO2。1 公顷雪松每年可吸收 720 公斤 SO2;1 公顷的垂柳每月吸收 10 公斤的 SO2;女贞叶可以净化高达每公斤 14 克的 SO2。其次,植物可以减少噪音污染,并在环境中提供平静和安全感。根据日本本大志的调查报告,树木可以吸收高频的噪音,尤其是端木、山茱萸、中国桂叶、连翘、喜马拉雅雪松等。第三,森林调节温度,抵御风沙。已经确定,80%~90% 的太阳辐射热可以被冠层吸收和反射。树叶的蒸腾作用会消耗一部分热量,使温度降低 3~5 °C。
绿地可以节约用水,并将空气湿度增加多达 14%。特别是在城市中,绿色空间在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观察,城市地区的平均气温比郊区高 1°C 以上,最冷的冬夜可高出 4°C 以上。森林对风沙也有显着的衰减作用。当风沙穿过林带时,森林可以起到过滤障碍的作用,使森林上风带和下风带的风速在离地面一米的距离处接近地表。经确定,在林带的上风和下风部分,风速可分别降低到树高的 6 倍和 35 倍。这表明风减速在森林带的下风侧最为明显。第四,森林还散发着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药用物质。该有机物的主要有机物是单萜、倍半萜和二萜。它们具有杀菌、抗菌、抗炎、抗癌等作用,同时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的功能。其中,单萜类还具有促进支气管和肾脏系统活性的作用;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精神激越和调节内脏器官活动的作用。此外,森林中负离子的含量一般较高。这是因为树梢可以在地面上导电,而森林中的露水颗粒是阴离子附着的最佳物质。这些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它能镇静、镇静、催眠、镇痛、止痒、止汗、增加食欲、使呼吸、稳定脉搏节律、降低血压、稳定情绪、振奋精神、消除疲劳,给人很大的舒适感,因此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简而言之,森林产生的大量阴离子与从树叶和树干中逸出的大量挥发性植物杀菌素化合物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可以促进健康的高质量森林保权环境。最近,一些外国学者发现,树种与人类癌症的发病率呈负相关。树木越多,癌症患者就越少。这是因为癌症与身体细胞中氧气量的减少有关。森林不仅能释放大量的杀菌物质,还能产生丰富的负氧离子和氧气,可以提高被森林治疗的人体内细胞的氧含量,因此对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作用。
2. 景观动物的旅游价值
山水动物的旅游价值更是明显和突出。其主要特点是:
(1) 奇点。也就是说,动物在形态、生态、习性、繁殖和迁移以及活动方面的奇怪表现。游客可以通过观看获得奇特、怪异和其他美景。动物是活的有机体,可以奔跑、移动和表演各种有趣的“表演”,这些表演比植物对游客更具吸引力。例如,在无脊椎动物中,珊瑚和蝴蝶以它们的外表取胜;脊椎动物中,有各种观赏鱼、龟、蛇、鸟、兽等。其中,鸟兽是最重要的观赏动物,它们不仅可以观察形状、颜色、奇观、动作,还可以聆听它们的鸣叫,获得从视觉到听觉的各种审美效果。
(2) 稀有度。景观动物的吸引力还在于它们的稀有性。我国有许多动物是世界特有的、稀有的,甚至濒临灭绝的。如熊猫、金丝猴、东北虎、野马、野牛、麋鹿、白唇鹿、中华鲟、白鱀豚、短吻鳄、棕马雉、朱鹮等。这些动物因其“稀有性”而经常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北京的百花山、松山、小龙门等地也有许多珍稀鸟兽,如豹、黑斑羚、猪獾、棕马鸡、环颈雉等,大大增强了它们的诱人形象。
(3) 驯化。动物不仅有自己的生态习性,而且在人工饲养和驯化的条件下,一些动物会产生各种模拟动作,比如模拟人类的动作,或者在人的指挥下做出一些粗暴可笑的“表演”动作。在中国古代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重视动物表演和娱乐活动,如斗鸡、玩猴、驯熊、玩蛇、养鸟、放鹰、赛马等;少数民族的斗马、斗牛等。
(4) 园林绿化。动物和植物一样,具有园艺的功能,并为社会提供参观场所。主要表现形式是动物园、野生动物园、水族馆、植物标本馆等。根据 1978 年的统计,世界上有 887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4 个动物园。城市公园内有 37 个独立的城市动物园和 159 个附属动物展品。在北京郊区,大兴县 10000 亩的玉发林中有濒危珍稀动物繁育中心和野生动物园。
3. 生物景观特征
在旅游活动中,生物景观与地理环境中的地质、地貌等要素共同构成了景区自然旅游资源的一般系统,但生物景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在旅游中,生物景观的框架作用主要体现在“背景”上。它以广泛的森林、草原和栖息在其中的动植物为代表。
例如,北京百花山有 92 科 800 多种维管束植物;40 多个科的 150 多种野生动物;松山有维管束植物 106 科 783 种、野生动物 53 种、亚种 53 种。这恰恰说明,北京的这两个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来到这里的人有机会看到和发现这些动植物,感受自然保护区的氛围、氛围和特色。但是,当您访问这两个地方时,您不想看到这么多种类的动植物。这是因为植物种类分布广泛,从山谷到山顶,从森林到岩石缝隙;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花期和果期,这是不一致的;当各种植物生长时,它们大多是混合的,普通游客很难识别。另一方面,动物的流动性和迁徙性更强。游客不可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看到所有想看到他们的游客。因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只作为景观的背景来欣赏,这也是中国古人很少逐一描述每一种动植物的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拥有现代科学和文化知识的新访客将能够理解该领域独特而新颖的见解。
其次,虽然生物景观以“大背景”的形式出现,但它是所有背景材料中最丰富多彩、最多样化、最生动的组成部分。
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景观地质、地貌、水体、气候和天体现象都是非生命的物质,由它们组成的景观,虽然有动的和静态的,但大多以地球内外力的形式属于自然演化过程,所以这种“运动”是一种无生命的“运动”。只有动植物的存在,才能增加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和灵气,成为一种动静结合、充满生命力的景观综合体。如果你去北京郊区旅游,无论你身在何处,你都会看到许多落叶阔叶林,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春天,树木、花草长出新芽、新叶、花朵,芬芳四溢;夏季,大地绿意盎然,田野青翠欲滴;秋天,树叶变黄变红,果实挂在树枝上,形成一个五彩斑斓的金色秋天世界;冬天草木枯萎,空间加固,降雪时,山林被银玉覆盖,晶莹剔透,与夏天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夏季,北京山区的草地上成群结队地盛开野花,有些地区会变化三四次。总之,北京一年四季生动的气候,使这片土地的景观发生了规律而奇妙的变化,赋予了人们多种形象、直观、多变的观赏美感。环境空间还栖息着不同的珍稀鸟类和动物或观赏昆虫。这种动态的美感变化,正是居民在四季出行时所感受到的不同气场。由此可见,景观植物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很大,而且很多。数以千计的野兽、鸟类、蜜蜂、蝴蝶在茂密的森林和起伏的田野之间奔跑或飞翔、啁啾,鱼、虾、两栖动物在波光粼粼的水和田野中游泳或跳跃,将一个无生命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因此,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所有观赏性景观生物都是装饰河山、造就景观、培育景观的最美丽的自然元素。
(3)景观动植物比其他自然旅游资源具有更多的旅游功能。这是因为动植物的种类多、数量多,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来生存。在地面、土壤中、水下和空气中,到处都有动植物繁殖和生活,每个生物体都有自己的生态、习性、颜色、形状等特性,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观赏心态和娱乐、健身、考察、饮食等功能需求。例如,观赏植物具有观花、观叶、观形、观果的功能;观赏动物具有观察体型、颜色、姿势和聆听啁啾的功能。除了这些观光功能外,植物还可以用来为人类创造隐蔽的环境、别墅和小庭院;利用动物进行捕鱼、狩猎、围捕、采集等活动,以达到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增长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发展精神文明等社会经济目的等各种精神需求。
第四,景观动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它们不仅适应自然环境,保持其遗传特性,而且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并被人类培育、饲养、引进和驯化。众所周知,任何种类的动植物都有其自身的发生和进化过程,这些过程反映在一个生物体的生命中是具有其祖先遗传特征的生物特征。因此,要使其正常生活繁殖,充分发挥其先天优势,人们只能因地制宜,就地发展,或创造自己需要的有利于繁殖的固有环境。例如,通过了解植物的物候特征如芽期、开花期、结果期、落叶和落叶及其条件,以及动物的生物特性如休息、活动、食物渴望、发情和繁殖,可以达到场外引种的目的。此外,由于生物生命的可塑性和人们创造环境的主动性,也可以根据生物体及时适当地点的原则和逐渐适应和变化的原则,在最近的地方或从稍远的地方引入,以满足不同地区人们的广泛认知和欣赏。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园林树种和花卉都是人工培育和引入的,以发挥其旅游和观赏效果;许多人工动物园允许动物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或模拟动物生态条件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以满足旅游和观赏活动的要求。例如,植物园和动物园是人类培育、饲养、引入和驯化这些生物组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此,生物景观有可能构成独立的吸引力。以多样的植被类型为背景舞台,开放特色森林或珍稀树种、古名木、奇异花草、具有观赏价值的珍稀动植物群落作为独立景区向游客展示,将是未来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具有广阔前景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