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常识

清明节感悟死亡:思索生命意义,体会生死关系

生与死是相互依存的;它们同时存在,而不是顺序存在。

“我们如何对待死亡,就是如何对待生命。”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课是关于生与死。

今天是清明节。让我们谨慎地追求未来。让我们分享韩启德教授的《理解死亡》,思考生命的意义。

韩老师的书法

尊天尊法的信仰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四大节日之一。这一天,大家都去扫墓,祭奠死者,缅怀先人。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段时间,春光明媚,万物更新,更能体会生与死的关系。

如果没有冬天,没有沉睡的万物,甚至没有一些生灵的枯萎和死亡,就不会有充满生机的美丽春天。

清明节扫墓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历史中,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形成欧亚大陆乃至后来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全部宗教信仰,而是形成了“敬天敬祖”的共同民族信仰。

我们感恩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祖先给予我们的,所以我们尊重他们,为他们奉献祭品。想念他们。

同时,为了子孙后代,我们也将成为祖先,我们必须对我们的子孙负责。因此,我们重视婚姻家庭的坚守,重视对子孙后代的养育和教育,乃至中华民族特有的家国情怀的形成。总之,敬天敬祖的信仰为中国人寻求生命的意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清明节期间,大家祭奠祖先,祭奠祖先。这是思考生命意义、加深对死亡理解的好时机。

认真思考死亡

但清明节大家去扫墓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是真心想念自己的祖先呢?在这样的时刻,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自己的死亡?就算他们想,又有几个人能够想通呢?

必须承认,古今中外,除了少数人之外,人们都惧怕死亡。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没有人死过,也没有人能告诉你死亡是什么感觉。

很多濒临死亡的人都会告诉你他们当时的感受,但他们都是不同的。有的人看到灵光,感觉自己行走在花丛中,心中充满爱和喜悦;四面漆黑,还传出各种十分诡异恐怖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是还活着吗?他们还没有死,所以他们感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死亡的感觉。死亡的感觉是一个永恒的谜。当然,人们害怕那些没有答案的事情。

其次,自从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只接受特定的人、物、事。我们心中所有的意识都是以生而不是死为基础的,所以死亡自然是“不可思议”的。

感受生命的意义

当然,人类是特殊的。人和猿告别了,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尤其是智人完成认知革命后,发展出了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能够思考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

我常常想,动物怕死吗?将饲养的猪、肉牛、鸡、鸭、家禽等经过育肥后宰杀。他们害怕死亡吗?我们在实验室里用羊做了实验。当他们被绑起来的时候,他们没有任何挣扎,只是流泪。是因为他们害怕死亡吗? “人非鱼,怎能知鱼之乐?”所以我不知道。但我想即使他们害怕,“害怕”的形象、表现形式和内涵也一定是不同的,因为人们都有对意义的追求。

总之,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置身于自然的生物种群之中,融入到如此宏大的尺度中来审视个体的死亡,我们的心胸就会开阔,我们对死亡的思考就会相对清晰。变得更简单,思考更广泛。我想这就是宇宙观、人生观的重要性。

那么是不是有了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人就不再害怕死亡呢?我想还没有。一个人相对于宇宙和自然来说确实是渺小的,但对于个体来说,死亡毕竟还是一件大事。离开这个世界仍然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甚至可能会跳到另一个极端。渺小而短暂,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还是要解决生命意义的问题。正如孔子所说:“不知生,焉知死”。

生命的意义是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每个人都会思考生命的意义,但很难找到一个人人都愿意接受的标准答案。这也成为了人类的特性。前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和实践。

孔子在《论语》中说“朝闻道,夕可死”。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天地法则,明白了天地道理,并付诸实践,就将死无悔。在圣经中,耶稣说爱比死亡更强大,通过爱可以获得永生。德国作家歌德认为,存在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存在时,它就有意义。

文天祥豪言壮语:“自古以来无人死,其忠义必将被历史所铭记。”只要忠于历史,生活就足够了。 20世纪40年代,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引用了司马迁的话:每个人生来都会有一死,可能重于泰山,也可能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如果你为法西斯分子工作,你就必须为剥削者工作。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如果死了,就比鸿毛还轻。

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对生与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对于当前医学上的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会更容易得到更好的答案。例如,这是什么病?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生命是其各组成部分动态平衡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疾病是每个人都会有、也必须有的人生经历。药物不能消除疾病。它所能做的只是帮助建立新的平衡,避免过度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医学有其局限性。如果你对它寄予过高的期望,只会带来更大的失望。

再比如,医生能做什么?面对生命与疾病的本质,面对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复杂影响,以及人类对自身奥秘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医生能做的就是“有时治病,常治病”。帮助,并始终安慰。” 。

安慰不仅仅是情感上的安慰,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解决生死观、疾病观、健康观。他们不应该弄乱自己的身体。同时,要知其利弊,知进退,而不是不言不语。放弃,在生命的尽头,安顿灵魂,减少痛苦,维护生命的尊严。

死亡是可怕的,会产生焦虑,并妨碍幸福的生活,我们需要克服它。正如古希腊哲学学派重要学者爱比克泰德所说:“你有没有想过,人类所有的邪恶、卑鄙和怯懦都源于对死亡的恐惧?训练自己去克服它。你所读到的就是以此为目标,并且你会发现这是让人们获得自由的唯一方法。”对于我们这些不信宗教的人来说,要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必须依靠自己的理性、哲学,以及基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不断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本文为2019年北京大学清明论坛演讲主要内容,摘自2020中国好书、商务印书馆《医药的温度》)

作者: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科技史医学系创始主任、中国科协创始院长)技术-北京大学(联合)科学文化研究院

《医学的温度》

医学是人文科学,医德讲究温度。

本书汇集了韩启德院士近年来关于医学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方面的人文思想。阐述了他对癌症、传染病、中医、死亡等的独特看法,并探讨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的必要性。对人们习以为常的早治早治等医学观点提出质疑和建议,重新审视现代医疗技术的全速发展及其发展方向,提出要回归以患者为中心价值医疗,不忘医学本质和初衷。书中文字生动,情感真挚,充满人文情怀和医者温情,思想深刻、富有哲理、普世性,给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2020中文好书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

2021书香羊城年度好书

《中国读书报》年度十佳图书

《中文版好书》2020年度好书

2021中文版好书重点推荐

2020年有影响力的书籍

2020年中医界好书

商务印书馆2020年度十大人文社科图书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