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常识

宁夏中卫:从大漠黄沙到旅游胜地,沙坡头的华丽转身

中新网宁夏中卫8月2日报道:西部小镇中卫沙漠里“淘金”

中新社记者 陈建新

正值暑假,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旅游区人头攒动。在包兰铁路以北的沙漠游乐区,骆驼队载着游客穿越沙漠。南边有一些勇敢的人,喜欢刺激的项目。在黄河区排队等候,准备在黄河边的沙漠里体验《速度与激情》……

原本危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黄沙,如今已成为增加收入、发展产业的宝贵资源。沙坡头旅游景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文军日前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年整个景区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创收近4亿元” (人民币,下同)。今年,游客人数预计将超过150万人次。”

近日,“探访明星故乡——海峡两岸记者宁夏行”联合采访团来到宁夏中卫市,了解当地治沙进程和成果。图为中卫市防沙固沙技术示范区。中新社记者 陈建新 摄

中卫位于宁夏中西部,东南部毗邻腾格里沙漠。历史上这里是受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频繁的沙尘暴不仅减少粮食产量和耕地面积,还常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流经中卫的黄河也遭受黄沙侵蚀,严重威胁下游地区的水质和生态安全。

“那时候,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只要风一吹,第二天窗台、马路就会被沙子填满。”唐锡明是中卫市国有林场总工程师,1991年投身腾格里沙漠治沙工作,至今已30多年。他说,以前,腾格里沙漠距离中卫市只有四五公里。如果不加以控制,城市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20世纪50年代,包兰至兰州铁路开工建设。该铁路部分线路直接穿越中卫腾格里沙漠。因此,在保护包兰铁路的背景下,中国治沙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找到了一种高效、低成本、被誉为“中国魔方”的“麦草网格”固沙方法。 ”。逐步形成了以“麦秆网格”为主体的“五带一”治沙体系。

近日,“探访明星故乡——海峡两岸记者宁夏行”联合采访团来到宁夏中卫市,了解当地治沙进程和成果。图为中卫国有林场总工程师唐喜明向记者演示铺设麦秆网格的过程。中新社记者 陈建新 摄

经过几代治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卫市累计治理沙漠150万亩,实现了“退沙进绿”的目标。 “我已经做了几十年了。一开始我害怕沙子,后来控制了它,现在我用沙子,爱沙子。”唐锡明说,现在通过发展沙漠旅游、经济林、沙漠农业、沙漠光伏等产业,生态和经济效益是“双赢”的。

近年来,沙漠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在旅游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浏览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沙漠观星、沙疗等旅行攻略和体验的帖子互动量很高。每逢节假日,《骆驼果酱》、《沙漠迪斯科》等视频常常成为热点。

在沙坡头区迎水桥镇孟家湾村,一家度假酒店正在试营业。 “我们7月10日才开始试营业,现在每天大约有70个房间入住。”酒店负责人夏超表示,民宿项目首期于2018年底在当地推出,深受市场欢迎。今年,结合西北文化打造了第二期,“这里的核心资源是沙漠,目前西北的沙漠主题酒店还是一片蓝海。”

近日,“探访明星故乡——海峡两岸记者宁夏行”联合采访团来到宁夏中卫市,了解当地治沙进程和“沙产业”发展情况。图为游客在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体验骑骆驼。中新社记者 陈建新 摄

“当时我想留在学校所在的地方工作,但后来我看到这里旅游业发展得很好。”刘英,25岁,是一名景区导游。她主修旅游管理,在云南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中卫发展。宁夏近期进入旅游旺季,刘英明显感觉到游客数量有所增加。 “有些娱乐项目甚至需要排队1到2个小时才能玩。”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卫共接待游客900万人次,游客旅游消费超过50亿元。 (超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