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尝试
工业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符号。失去它就等于切断了这座城市的历史。
文/《望》新闻周刊记者 姜敏
沉阳市恢复了全国最大的工人聚集区“工人村生活博物馆”——50年前工人生活原貌,并以亚洲第一砂型铸造厂为基础建造了17800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铸造厂。自今年6月18日起开业。自成立以来,受到舆论界好评。
工业文物是数百年沧桑历史的见证,是珍贵的不可再生文化遗产。但认识到这一真理在沈阳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
2004年3月的一个清晨,见证了我国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的原沉阳冶炼厂的三个百米大烟囱在爆炸中倒塌。现场不少老工人都哭了。
一位在铁西生活了大半生的“工人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为当时“68岁”的老工业基地的标志性建筑献上了一首《告别遐想》。
拆除前,三个100多米高的大烟囱是拆除还是保留,引发了长期争论。以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为代表的留守派提议修建一座以烟囱为主题的纪念馆。
三个大烟囱中,最高的烟囱高122.68米;最古老的烟囱高120米,“已有68年历史”;最年轻的烟囱虽然只有102.5米高,但底部直径却有9米。
当时要求拆除的呼声甚嚣尘上。尽管“拆迁派”强调,大烟囱的拆除表明沉阳告别老工业高污染、高能耗时代的决心,但他们不能放弃位于市中心的宝贵土地的商业价值。北二路。
一些文物学者对未能以纪念馆的形式保存三个大烟囱深感遗憾。他们感叹,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麦当劳”、“肯德基”,却不知道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这是一件多么悲伤的事情。
沉阳市政协主席赵金城近日对《瞭望新闻周刊》表示,工业文化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工业文化遗存。通过挖掘和保存这些文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沉阳在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轨迹,也为后人保留了丰富的工业文化遗产,为沉阳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城市。
在这种沉重的思考中,沉阳市走上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工业遗迹的“富矿”
沉阳以“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城”而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我国第一台车床、第一台变压器、第一台压缩机、第一台水下机器人等数百个新中国第一在这里诞生,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的神话。
然而,沉阳市政协对1965年以前在该市办厂的129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工业文物分布情况普查。结果发现,工业文物资源丰富,但目前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调查企业中,有36家企业拥有工业文物,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特别是1830年代以前沉阳民族工业时期的文物有7处;二是有工业文物。其次,来自日本的文物有7件;馆内保存有1940年代日军侵华时期的伪满时期工业遗迹18处。三是解放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时期,以“一五”时期工业遗迹为代表,共有工业遗迹11处。
在调查的129家企业中,有36家没有保留任何工业文物。政协委员发现,近70%的企业表示对工业文物“不确定”或“不再有”。事实上,这些工业文物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企业改制、拆迁、破产、兼并、转让等过程中流失、毁坏;它们在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过程中不经意间被淘汰和丢弃。
当时工人的生活条件也是工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阳市最具代表性的是1952年9月创建的铁西区“工人村”。
当时,按照毛主席“在增加生产的基础上改善工人生活”的指示精神,沉阳市投资1200万元启动了工人村住房建设。 1952年12月,一期工程79栋三层红砖屋顶建筑竣工。 1954年又建成13栋,1957年又建成51栋。共修建了143座凸脊平顶的苏式建筑,形成了总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多平方米的庞大建筑。是新中国最早、最大的工人住宅区。
20世纪70年代,这里成为沉阳第一个对外国人开放的地区。当时,工人们提起“楼上楼下,有电灯、有电话”的工人村,一脸自豪。工人村的街道志里有这样的记载:“高楼拔地而起,柏油马路,路边柳树成荫,院落花枝美丽。”
进入新世纪后,按照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从2003年开始,区政府对“工人村”危房小区进行大规模拆迁改造新建政府补助住宅区。原“工人村”居民分批搬进马路对面的“工人新村”。保护“工人村”的问题也摆在政府面前。
保护工业发展的历史标志
作为沉阳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铁西区在搬迁改造过程中确定了传承工业文明的指导思想和弘扬工业文化遗产的规划原则,出台了我国首个工业遗产保护地方法规。文物。
沉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李健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工业遗产是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符号。失去它就等于切断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我们不仅不放弃它,而且加大力度保护和传承。为此,区委区政府决定保留位于区黄金地段的沉阳铸造厂砂型铸造车间,并准备以老住宅、老企业为基础建设四个博物馆,保存工人的旧时光。生产和生活。
在占地4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里,铁西区区长李松林指着铸造车间内重达30多吨的金属铸件说:“从冲天炉到茶缸,我们都为工人保存了下来。” 2000多件来自原沉阳铸造厂的设备和铸件,包括七大铸造工序,真实地再现了铸造厂工艺车间的原貌。原汁原味地保留丰富的老工业元素,展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文脉之美。”
另一处“工人村生活馆”则将那段难忘的历史和工人的真实生活浓缩成一座总面积15000平方米的“围合式”建筑。
铁西区档案局局长刘芳介绍,“工人村生活馆”周围有七栋三层苏式红砖建筑。博物馆还原了“大合社”、粮站、邮局、康达小学、幼儿园等原貌,尤其是不同时代13个家庭的真实生活场景,包括5000多件老家具、老物件、和旧照片。 、旧钞票等都是退休人员捐赠的。
退休人员魏润生从小在“工人村”长大,对工人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一步一步测量了工人村的住宅,绘制了1950年代工人村四个建筑群的平面图,从古玩市场购买了1961年的《铁西区报》,并捐赠了1957年的工人村他拯救的警察局。第一代户口簿发行。
工人村幼儿园第一任园长、工人村第十四居委会第一任主任、工人村粮站第二任站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乃英等30余人曾曾在工人邮局工作,为大型合作社、粮库、邮局、小学、幼儿园的复工复产提供了职工顾问的服务,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依据。
在选取13户家庭还原1950、1960年代的生活场景时,不少工人村老居民打电话询问:“有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吗?”留恋工人村的退休工人杨连光成为了原生态家庭中的一员。
杨连光的妻子在布置展览时,就像在装修她的新房一样。她每隔几天就会过来看看房间中央的墙上是否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三屉桌摆得怎么样,哪些物品放错了地方。两者都不起作用。她90岁婆婆的床单和用小块布制成的缝纫机“蒙子”被放在非常醒目的位置。
首批入库“工人村”居民黄路昌的“家”里,摆放着工厂发放的一张双人木床、一个米箱、一张三屉桌、椅子等生活用品。 1953年,他一家六口搬进了74号5-1-1号楼。
在另一户人家中,记者看到,由于房间狭小,当时的常见做法是用折页固定一块可移动的木板在床边作为床使用。有镶框的老照片、“康勤”、收音机、盥洗台、肥皂盒、脸盆、布袋、水壶、小书,还有稀有的粮票、布票、糖果票、商场等货物票和公司餐票,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