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生活常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70周年:中国话剧艺术的殿堂,守正创新的艺术道路

70年前,满目疮痍、等待复兴的新中国诞生了一座以人民命名的剧院,并开始“建设像莫斯科艺术剧院那样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专业剧院,同时也与具有民族特色和自己的风格。”不懈探索。

70年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舞台上耕耘,在时代洪流中成长,在岁月沉淀中收获,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实践。将中国特色艺术推向新高度。

无尽的乐趣

“什么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殿堂?她的每一个生日,一定都是戏剧迷的节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宋宝桢看来,70年来,北京人艺走了一条诚信创新的道路。 ,开辟一条艺术前进之路。

正当北京人艺70周年“大日子”即将到来之际,首都北京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大家期待已久的好戏还不能上演。它将如何执行?

“北京人艺就是北京人艺,她总能以不断的创新给你带来惊喜。” 《新剧本》杂志主编林蔚然坦言,这几天她一直在“云端”看剧。

为满足首都疫情防控需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积极拓展线上平台传播,首次推出经典剧目限时播出。代表人民艺团不同创作类型和风格的《雷雨》《蔡文姬》《白鹿原》《叛变》《窝头会馆》五部经典剧目已在“云”上播出连续多日。北京人艺致力于为观众提供最高品质艺术品质的舞台制作。通过前期延伸阅读内容的推送和开播前的名家导播,让观众深刻领略人文艺术剧的独特魅力。

此举迅速在网上掀起了剧迷的观剧热潮和讨论热潮。全网总浏览量和点赞量突破1.4亿。

从建院初期的《龙须沟》开始,在“深厚的人生功底、深刻的内心体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高标准、严格要求下,北京人民艺术学院创作了《茶馆》、《雷雨》 》、《雷雨》和《茶馆》。 《蔡文姬》等一批经典戏剧作品充满悲悯之心,对世事的敏锐洞察,分析透彻,批判犀利。这些戏剧经典不仅绽放于人类艺术舞台,也永远珍藏在中国戏剧史上。

在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心里,每当有危机的时候,北京人艺从来没有缺席。从抗击非典疫情背景创作的《北街南院》,到抗震救灾主题的作品《生活》,再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主题创作的《社区居委会》 ,每一部原创戏剧作品都不断展现出北京人民艺术学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年来,北京人民艺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民性”、“民族性”、“时代性”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精心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包括《日出》、《雷雨》等。 《原野》三部经典作品重新排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推出话剧《香山之夜》,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诚信与创新的实践中,深刻体现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最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始终是‘人民’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明坦言,七十年来,在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真正成长起来。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人民为艺术创作的对象,以观众的满意与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选用了古今中外的300多部戏剧作品。海内外,最大程度诠释“戏比天大”的追求。

名人纷纷诞生

2021年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聚音剧场,蓝天野来了,陆中来了,濮存昕来了,冯远征来了……好多话剧表演艺术家们冒着严寒,为14位年轻人聚集在一起。

当日上午,2019年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培训班迎来结业仪式,14名学员正式结束一年的学习。全年由冯远征、岳秀清、杨家印、严锐、杨明新等北京人民艺术一线艺术家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全程教学指导,蓝天野、陆老师等资深教师负责钟老师、濮存昕、杨立新、宋丹丹、巩丽君、唐野悉心授课。

“目的就是为了在台上检验学习成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一菜’精神。”冯远征说道。

遗憾的是,就在北京人民艺术节70周年纪念日临近之际,蓝天野先生永远去世了。 “老先生多次说过,演员这个称号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于震还记得第一次与蓝天野同台演出《茶馆》的场景。 “谢幕的时候,老爷子非要把我往前推,还告诉我,不管谁演,都要按照角色的顺序谢幕。”

“兰老师获得‘七一勋章’后,很快就给我们上了党课,他能叫出每个年轻人的名字,爱和你说话,不喜欢被人支持。”北京人民艺术青年团主任严锐认为,北京人民艺术学院最大的财富是一群像蓝天野这样用情感、用心、甚至用生命进行创作的人民艺术家。

6月12日上午举行的纪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上,82岁的话剧艺术家陆忠作为老演员代表受邀登上曹禺剧场的舞台。到了说话的时候,老者一开口就哽咽了。 “当我在剧院70岁的时候,我又回家了。”陆忠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对艺术的印象。 “当时我们住在首都剧场四楼,和老艺术家们一起吃住,相处得像一家人。”

“《雷雨》我们等了8个月,老同志一句一句地教我。”在陆忠看来,“言传身教”是北京人艺育人的灵魂。 “北京人艺的工作就是研究人、体验人,就是人文。长辈告诉我们,我们告诉孩子,北京人艺的演员一定要热爱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

“我们一直都知道年轻人是剧院的未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党组书记王文光告诉记者,十年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致力于培养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一批优秀演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引人入胜、感人至深、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为观众留下了难忘的艺术杰作。

以“无私”精神言传身教,正是北京人文艺术界名人育人的秘诀。

会像星展银行的形象

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濮存昕的心目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凭借戏剧“三件宝”、作品,走过了不平凡的70年历程。和人才队伍。

“北京人民艺术院建于1952年,当时周总理要求建最好的剧院。人民艺术院购买设备时,周总理亲自监督预算并汇报。今天,我们又在北京建了一座大楼。”土地宝贵的王府井“新剧场确实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濮存昕认为,支撑北京艺术产业繁荣发展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优质剧目和顶尖演员。还有一整套中国灯光、舞台设计、道具最一流的艺术制作人才团队。

2021年,北京国际戏剧中心建成开业,凝聚着党对文艺事业发展的关心,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北京艺术家、首都市民、戏迷的期盼。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正式迈入历史新篇章,拥有首都剧场、实验剧场、曹禺剧场、人民艺术剧场、聚音剧场五大剧场。

70年的帷幕升起又落下。 《龙须沟》风云突变、《蔡文姬》历史悠久、《雷雨》感人至深、《茶馆》……原创剧目在北京人民的长期打磨下久久上演。表演艺术,连接过去和现在。一幅包罗万象的中外图景。

70年辉煌。一代代北京人民艺术艺术家怀着“戏比天大”的敬畏之心,以深厚的艺术造诣为舞台赋予了生命和灵魂,创造了无数至今仍鲜活的经典形象。

70年扎根人民。从建院之初的工厂、农村工作,到如今的社区工作,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一直被北京人艺视为最重要、最高效的创作方式。

70年的探索与积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致力于创作精品、传承经典,以探索中国特色戏剧理论体系为己任,在建设过程中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北京人民艺术戏剧学校”以学者为导向的剧院。

70年来,大海包容江河。从20世纪80年代《茶馆》首次走出国门,展现“东方舞台奇迹”,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优质剧目被引入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舞台剧在北京交流切磋,展开热烈对话。

70年来,北京人艺始终与人民群众一道,让中国故事更加生动鲜活。它闪耀着“大戏看北京”的文化金名片,展示了社会主义伟大国家首都的文化形象。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