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新闻

浙江,重返“全国前三”

       据浙江日报潮新闻消息,上半年,浙江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增长59.6%、86.2%和54.1%,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从完工量来看,浙江排名重返第三,这曾是浙江造船业在全国的最高排名。

     “这两年,浙江造船业复苏势头强劲,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井喷期。”浙江省船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立新介绍,全球船舶出现老龄化,新一轮替换周期拉开帷幕,外加今年红海危机,导致船舶需求陡增,浙江没有错过机遇。

       据陈立新所说,从船舶产品结构分析来看,散装船比重正在下滑,集装箱船、油船等数量猛增,尤其出现了不少新能源高附加值船型,船企们迎来了“好日子”。就拿利润来说,上半年浙江船舶工业利润总额17.6亿元,同比增长14.6%,80家规上船舶制造企业实现盈利。

       解读:被称为“综合工业之冠”的造船业,已经进入新一轮周期性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商船使用寿命限制以及船运业碳减排行动计划要求,全球船运迎来新一轮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全球需求市场复苏,也使得散货船和集装箱船订单数量迎来激增。

       我国船舶工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250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4%;新接订单量54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9%;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71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8.6%,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

       行业处在新的上升周期,沿海省份也纷纷闻风而动。以浙江为例,4月印发的《浙江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浙江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跻身国内船舶工业强省行列。

       事实上,早在2011年,浙江船舶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造船完工量超千万载重吨,排在全国第三位。然而随着之后全球航运业陷入低谷,浙江的造船业也受到影响。眼下“高光重现”,今年上半年,浙江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不仅增速跑赢了全国,占全国比重上升到11.2%、12.9%、9.1%,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进位不易,更难的是如何守位?按照浙江的规划,摆在第一位的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梳理关键共性技术清单,聚焦双燃料及可再生能源动力船、氢运输船、LNG运输船舶、海洋油气开采存储装备等新型船海装备,以“揭榜挂帅”方式组织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

       此外,还要加快推动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三大主流船型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浙江的目标是,到2027年,产值规模突破800亿元,造船完工量突破700万载重吨,三大造船指标占全国比重力争达10%,修船量占全国比重达40%;公务船艇占全国市场份额达35%。

       #动向

       沪苏湖高铁开始静态验收 距离开通更近一步

       8月6日开始,沪苏湖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标志着该条铁路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距离开通运营更近一步。沪苏湖高铁是上海、苏州、湖州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项目,也是长三角高铁联网、补网、强链的重点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有效疏解沪宁、沪杭铁路通道运输压力,优化上海铁路枢纽布局,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广西2024年要实现“市市通高铁”

       近日,广西推进交通强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广西推进交通强区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对2024年推进交通强区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当中明确,到2024年底,交通运输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连接口岸的铁路、公路设施加快建设,实现全区“市市通高铁”目标,年底建成出边高速公路总数达9条,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力争突破1万公里。

       青岛力争到2028年科创“五大指标”翻一番

       日前,《青岛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出台,提出到2028年,青岛城市创新资源集聚力、产业创新策源力、创新人才吸引力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大幅跃升,五个重点指标力争实现翻一番——科技型企业数量翻一番、超过2.2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翻一番、超过800亿元,省级以上科创平台数量翻一番、超过2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翻一番、超过1200亿元,技术经纪人数量翻一番、超过3400名。

       广州将形成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的“南沙模式”

       据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8月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意见。任务目标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农业对外开放发展需求,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坚持务实创新,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引领内地、面向世界的农业开放平台,成为种业集成创新中国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农业合作交汇区、全球涉农制度创新试验地,形成农业对外开放合作的“南沙模式”。

       #数读

       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2%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10.6%。按美元计价,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万亿美元,增长3.5%。其中,出口2.01万亿美元,增长4%;进口1.49万亿美元,增长2.8%;贸易顺差5180亿美元,扩大7.9%。

       具体来看,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8158.8亿元,增长11.6%;集成电路6409.1亿元,增长25.8%;汽车4628.6亿元,增长20.7%;手机4547.4亿元,下降1.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43万亿元,增长5.1%,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322.9亿元,增长1.6%;纺织品5745.3亿元,增长6%;塑料制品4372.1亿元,增长10%。出口农产品4031.2亿元,增长4.6%。

       #放榜

       2024中国网络零售Top100发布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的2024年中国网络零售行业发展情况调查结果,参考相关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并与德勤合作进行专业估算,按照2023年网络自营零售的线上销售收入,统计整理并排列出“2024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

       2024年,中国网络零售Top100企业网络销售总体规模为1.91万亿元,较上年的网络零售Top100增长2.7%。本次榜单上榜企业包括电商企业8家、实体零售企业47家、消费品企业45家;排名前三的企业依次为京东、阿里巴巴和唯品会,3家企业网络销售规模均超千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0.7%、6.4%和8.6%。

       从增速和增长来看,Top100企业中实现网络销售正增长的企业65家,其中实现两位数及以上增长的企业达到38家(电商企业2家、实体零售企业19家、消费品企业17家)。同时,电商、实体零售和消费品企业的网络销售增长相对平衡,三部分的网络销售额同比正增长均实现超过六成的占比。

       从网络销售规模来看,Top100企业中,网络销售规模达到千亿元级别的企业3家、百亿元级别的16家、十亿级别的45家、亿元级别的36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