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新闻

乾隆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叔叔的(乾隆是如何对待他的叔叔们)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多少人因不理解这句话,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年寿最高的皇帝,他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即使退位之后,还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大权在握。

而在其执政前期,曾与自己的叔叔允礼有过一段传奇的故事。因为叔叔有腿疾,乾隆赏赐叔叔御前不跪,结果叔叔还真的相信了。

多年后,叔叔因病去世,临死之前他说:“我真不该把那句话当真啊”,这中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爱新觉罗允礼

允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电视剧《甄嬛传》中的果亲王就是他。康熙时期,因为允礼的母亲不受宠爱,所以允礼也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

与此同时,允礼母亲的背景也不是太强大,所以自出生之后,允礼便一直活得非常小心,在紫禁城算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众所周知,因为康熙的子嗣众多,所以在皇帝之位传承的时候,曾出现过“九子夺嫡”的盛况。当时,允礼则一直隐藏着自己,每天基本都是在学习诗歌,亦或者交友。

总而言之,允礼虽然生活在皇宫之中,也见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但是他却没有权力之心,对于皇位也没有觊觎之心。

最后,在紫禁城血流成河的时候,他很好地将这股风波给躲了过去。原本,按照他“十七”的排名,根本捞不到什么大权,但命运却给了允礼一个机会,让他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回首九子夺嫡的画面,允礼的所作为,可以说将“剩者为王”的规则演绎得淋漓尽致。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因为几个兄弟对他都不服气,所以雍正一时间无人可用。

十三爷胤祥虽然能力很高,但个人的实力也是有限的,而十三爷也曾与允礼有过来往,他对允礼“隐藏的实力”非常清楚。

因此,在雍正皇帝急需用人的时候,十三爷便向他举荐了允礼。听到十三爷的话后,雍正立刻启用了这个“从未参加皇权斗争”的弟弟,但也仅仅是给了一个不重要的职位。

对此,允礼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将雍正分派下来的事情认认真真地做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雍正发现允礼是一个可信、可用之人,而且能力也非常的强。

于是,他便将允礼调入了藩院从事工作,主要管理一些外来使者的事情。后来,雍正又找了一个理由,让允礼管理蒙军旗和汉军旗的事务,逐渐让他进入权利的核心。

此时,在雍正的眼里,允礼已经算是自己人了,他对允礼的封赏也开始多了起来。雍正六年,针对允礼兢兢业业的工作,雍正封赏他为果亲王。

一年之后,皇帝又将允礼调任工部,不久后,允礼又成为了户部的最高掌权者。六部之中,允礼一共占据了两个重要职位,足见雍正对他的宠信。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还是宝亲王弘历与允礼共事,两人交往颇多,也缔造了身后的“叔侄”友谊。

和叔叔共事期间,弘历被果亲王的工作精神所感动,对这位叔叔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雍正十三年,果亲王因处理西藏君王,结果染上脚疾,从此走路便出现了问题。

其实,此时允礼的年龄也老大不小了,出现腿疾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因为这个腿疾含恨而终。

来自弘历的恩赐——见皇帝不下跪

雍正去世之后,曾给弘历找了四位顾命大臣,果亲王允礼便是其中之一,可以说允礼此时的地位、权势都达到了巅峰。

上文咱们说到,弘历对自己的这位叔叔非常的尊重,所以他对叔叔的身体也很的关心。有一次,朝堂商议大事的时候,允礼在向皇帝行礼的时候,因为腿疾摔倒了。

见此,乾隆皇帝立刻向前去问候,与此同时,他还向自己的叔叔和气地说:“行辈甚尊,岂可常行跪拜于朕前乎。”

简单来说,允礼你是我的叔叔、是长辈,而且你的地位又比较尊重,所以以后见了我就不需要行礼了,能做就做。

听到侄子关心的话,允礼也就相信了。此后,凡是他见了乾隆再也没跪拜过,与乾隆商讨事情的时候,他也一直都是坐着。

也许乾隆当时说的话是真的,允礼也看出了侄子的真心。可是允礼却忘了一句千古以来的至理名言“伴君如伴虎”。

眼前的弘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侄子”,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不久后允礼便为自己的大意买了单。

公元1737年,乾隆正在与臣子们讨论大事,正常情况下,允礼应该及时到场。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允礼姗姗来迟。

而在姗姗来迟的情况下,允礼也很没有礼貌,进门之后不仅没有向乾隆皇帝说明原因,还直接一屁股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

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乾隆非常的不高兴,当着众人的面就发了火,将这位德高望重的叔叔给教训了一顿,还说他不懂君臣之礼。

此事发生之后的第二天,允礼便羞愧难当,并写了一封奏折给乾隆,以身体有病为由辞去了所有的职务与权力。

我不该因疾废礼

辞职之后,允礼便一直在家著书立作,还写下了一部名流青史的《世宗宪皇帝上谕》,但却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来。

其实,从种种迹象来看,允礼虽然辞去了朝廷的职务,但他内心却始终有一个疙瘩,那就是乾隆对他不冷不热的态度。

在这种“恐慌”之下,允礼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终在乾隆三年的时候,他病入膏肓、药石难治。同年二月,允礼去世。

而在临死之前,允礼回想着当年的那件事情,对着自己的夫人说:“一切皆因礼数而起,我不该因疾废礼。”

简单来说,弘历赏赐叔叔可以御前不跪的时候,允礼其实不应该答应,哪怕自己腿上患有疾病,也应该废了礼数。

画面回到当时,乾隆皇帝说:“皇叔以后见朕不用跪拜并赐坐”,如果果亲王允礼能够这么回答:“万万不可,君是君臣是臣礼数不能乱,请皇上收回成命。”

若是这么一个版本,或许多年后允礼不会那么遗憾地死去,乾隆对他则是另外一种态度:“皇叔真是一个明事礼的人!”

可惜的是,允礼真把乾隆的话当真了,帝王之家哪里来的情。由此来看,只能说允礼太天真了,不如允祥谨慎、精明。

在历史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明明有一句话叫做“君无戏言”,可到头来明“君都是戏言”,这便是“伴君如伴虎”的真谛。

帝王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象征和符号,任何一位权力过大,控制欲过强的皇帝,他其实都是一颗定时炸弹,在帝王身边根本没有所谓的安全可言,处处危险、时刻危机,走的每一部都要小心翼翼。

同时,我国历代皇帝因权力诛杀忠臣、兄弟相残已屡见不鲜,当一个人站得越高,他害怕得越多,疑心病也随之扩大。

有时候,帝王的一个眼神、一句看似玩笑话,岂不知刀刃已架在了自己脖子上,一不小心就能要了一些人的小命。

允礼的事情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无论何时都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时候认清自己要比勤恳做事更加重要。

拥有着一个国家最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注定了皇帝心理的难以琢磨!伴君要谦卑,可别胡乱吹牛。进言必须谨慎,不然准倒霉。

值得一提的是,在果亲王允礼死后,乾隆皇帝感觉自己做得有点过分,便亲自登门祭拜这位叔叔,并恢复了他所有的荣誉。

另外,因为允礼生前没有孩子,所以乾隆便将自己的弟弟过继给了他,这个弟弟便是雍正皇帝的第六子。

有意思的是,乾隆皇帝没有想到,几百年之后,在《甄嬛传》中,一些人会对这件事情进行过度的解读:皇六子是甄嬛和果亲王的私生子。

:2303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tengzhuan.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