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新闻

科普|30多岁已经出现“老花眼”?症状年龄提前与这些因素有关,能否治愈

“老花眼”是每个正常人都无法逃脱的“宿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眼晶状体逐渐变硬、弹性下降,会出现看近处困难等症状。

临床上对“老花眼”的认知一般是年龄在40至45岁的中年人开始逐渐出现症状。有数据显示,国内52岁以后的老花眼发病率接近100%。但近年来,“老花眼”年轻化的趋势引起了临床医生的关注。

哪些人容易更早“老花”

“老花眼”在医学上被称为“老视”,根本上是由于晶体弹性改变导致眼调节能力下降引发的。作为一种生理性的改变,年龄是“老花眼”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许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她注意到,在临床上已经有部分年龄在35至38岁的人出现看近疲劳或者困难的问题。

许烨分析称,“老花眼”症状年龄的提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人眼本身屈光的状态,一般来说,远视患者出现“老花”的时间会较近视患者更早;另一方面,眼睛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由于距离越近所需的眼睛调节力越大,也更容易受到调节不足的影响。

“近年来,我们发现在相对年轻的患者群体中,就面临调节障碍的问题,这种现象也被称作‘视近疲劳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近距离用眼时间往往过长,调节系统的负担较重,容易导致视疲劳;另一方面,由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时距离较近,较传统40厘米阅读距离减少至30厘米左右的用眼距离,调节需求更大了,生理性调节衰退所致的看近问题更早地暴露了。”许烨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对此,她建议通过眼健康筛查,提前预防和干预,延缓视功能的衰退,帮助中青年人更好、更有效率地工作。

许烨还提到了其他会导致“老花眼”症状出现提前的非人为因素,例如生活在较炎热地区的人会更早出现“老花”,这是由于长期强烈的紫外线更容易引起晶体的老化;此外,一些长期服用胰岛素、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抗痉挛药物以及利尿剂的患者,因药物影响也可能较早出现“老花”。

“老花眼”能被治愈吗

“老花眼”如何治疗的问题也关系到人步入中老年后的生活质量。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出现了缓解老视症状的药物。首个专门用于治疗老视的药物为艾伯维旗下艾尔建公司研发的一款毛果芸香碱滴眼液,于2021年10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三期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可在15分钟内起效,且持续有效时间长达6小时。

本月,箕星药业合作伙伴LENZ Therapeutics公司也向美国FDA提交醋克立定(aceclidine)眼药水配方用于治疗老花眼的新药申请(NDA)。根据三期试验结果,该滴眼液使用30分钟内可显著改善视力,且疗效可维持长达10小时。

据估计,全球约有18亿老花眼患者。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基于国内人口的大基数和老龄化趋势推测,老视药物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许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已有不止一种用于缓解老视症状的药物在国外获批上市或进入临床应用,国内也有多项老视药物的临床研究在进行中,其中以缩小瞳孔机制的单药或混合制剂为主,也有针对提高晶状体弹性的药物。”

许烨提到,在临床结果中,以毛果芸香碱滴眼液为代表的药物可有效提高近视力,基本不影响远视力,但可能短时间内有视物变暗,头疼等较少发生的不良反应。

“老视滴眼液在药物浓度,优化配方,用药长期安全性等方面仍有很多需要探讨的内容。”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我们医院也正进行一项不同浓度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用于缓解老视的临床研究,有望探索临床有效且安全的老视药物。”

但使用药物仍然无法治愈“老花眼”。对此,许烨表示,除了简单的光学矫正,即配戴合适的镜片例如渐进多焦镜之外,老视的其他治疗手段还包括手术矫正,主要分为激光手术和晶体手术,前者起到光学矫正远近视力的作用,但也不能称为“治愈”,后者是用人工晶体代替自身晶体,通过功能型人工晶体来获得清晰视力。

“对于早期老花的40岁至50岁左右的人群,一般更多考虑激光手术,但激光手术无法解决年龄进一步增大后出现的白内障问题,如果在55岁以上,同时伴有晶体混浊,也就是白内障,那么优先考虑进行晶体置换手术。”许烨说。

有数据显示,国内6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为80%。但许烨也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白内障患者都需要进行晶体置换手术,需要根据个体白内障的程度来判断。“当然白内障手术只能解决晶体带来的问题,如果有视网膜或者其他眼部结构功能问题,单靠晶体手术也不是都能解决的。”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