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新闻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同心同德润高原——解码“金色谷地”同仁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西宁8月27日电 题:同心同德润高原——解码“金色谷地”同仁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记者黄豁、顾玲、柳泽兴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藏语称为“热贡”,意为“金色谷地”,被誉为“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

  千余年历史的“六月会”、古代舞蹈“於菟”、国家级非遗“热贡艺术”等民俗与艺术始终“活”在人们的生活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这是同仁市所处的隆务河谷一角。新华社记者 黄豁 摄

  仅10万多人口,却共同生活着藏、汉、回、土、撒拉等18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这片金色谷地上,多元文化汇聚,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谱写出民族团结、文化共生、自信自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绚丽篇章。

  多元一体的文化之“同”

  大峡谷雄奇壮丽,隆务河奔流不息。

  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部,历史上的同仁,既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贸易往来之地。

  从汉代“以军戍卫,以屯养军”,宋代“茶马互市”,到清代“边茶贸易”,隆务河谷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区中心,逐渐形成了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的共同文化,呈现出“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清乾隆年间,同仁隆务寺六世夏日仓活佛罗桑丹贝嘉措划出百余亩地,邀请甘肃临夏、青海循化、化隆等地的80名回、汉、撒拉族商户前来经商,逐步形成了商贾云集的隆务老街。

  这是同仁市隆务老街一角。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清晨,阳光遍洒,漫步在隆务老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古朴深邃,繁忙的店铺里弥散着人间烟火。汉族、保安族、藏族、回族顾客络绎不绝,不同民族的语言在小小的店铺里交织在一起。

  随手推开一扇虚掩的大门,院内的主人都会热情相邀,手捧一杯刚泡好的熬茶,新烤的馍馍散发着麦香。

  在62岁的老街住户索南加家里,一排排锃亮的景德镇龙碗整齐摆放在藏式碗柜里。“这是我从儿时起就有的记忆。”抿了一口熬茶,索南加笑着说,“用湖南的茯茶熬出的茶,我们这里的藏族、蒙古族、汉族伙伴都爱喝。”

  “弯弯曲曲的隆务河,入上了黄河的道了;各民族人民手拉手,春天的花园里进了。”流传在同仁地区的民歌“花儿”,唱出了各民族友好相处、包容互助的历史传统。

  “同仁最显著的城市气质在于‘同’字,集中体现在它的包容、多元上。”青海省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副主任索南旺杰说,“在这个比较封闭的河谷地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高度融合,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生意搭伙做、节日一起过、困难一起担……长期的民族交流融合,使得人口仅有10.37万的同仁市拥有藏、汉、回、土、撒拉等1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超过90%。

  “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各民族就像一家人一样,休戚与共,和合美美,这成为同仁城市发展的根与魂。”黄南州委书记朱战民说。

  生生不息的传承之“活”

  历史与时代辉映,传统与现代交融,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在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中交融演进,活态传承至今。

  热情潇洒的舞蹈洋溢着活力,“上口钎”和“开红山”充满神秘色彩……每年农历六月,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热贡“六月会”如期而至,为众多游客和国内外学者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原始风味极为浓郁,沉浸其中,能感受到幸福。”千里迢迢从深圳赶来观看的一名游客说。

  同仁市保安镇下庄村,上着口钎的藏族青年在表演祈福舞蹈。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传承1300多年的“六月会”,仅仅通过群众口口相传保持了其原生态的样貌,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有着“古羌族文化活化石”之称的“於菟”舞蹈,在每年农历十一月上演,被众多专家认为是“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文化艺术活水满,技艺传承逐时新。在同仁,文化遗产不仅是摆放在博物馆里供人参观的老古董,还“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用而不自觉。正因此,同仁被称为“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热贡艺术发源于隆务河畔,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因根植于群众生活,不断兼收并蓄而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青海格桑热贡艺术传播中心内,融入中华传统文化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的热贡唐卡《吉祥的马头》,备受内蒙古自治区群众欢迎,一年售出600余幅。

  唐卡画师桑杰卡在同仁市郭麻日村的家中绘制唐卡。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同仁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完玛加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热贡唐卡的内容不再仅限于佛教题材,各类山水人物、吉祥寓意的画作也越来越多。细看街头巷尾游客身上别致的项链等小挂件,微缩的唐卡制品已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既有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的拓展,这正是热贡艺术‘活’的体现。”政协第十三届青海省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卡则加说。

  文化不仅浸润了同仁人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灵魂。目前,同仁市有2.4万余人从事热贡文化产业,约占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文化企业近400家,2023年文化旅游产业收入达到5.9亿元,成为城市支柱产业。

  承古拓今的发展之“和”

  两千年屯垦戍边,八百里冰雪昆仑。

  保安古城里,残存的古城边墙与悬挂的“汉鼎孤烟”匾额,静静诉说着曾经的烽火岁月。

  这里是同仁通往青海西宁、甘肃临夏的必经之地。早在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即在此置军屯垦,此后逐渐成为甘青地区历史上重要的口外重镇。

  时代更迭,烽火边城远去了鼓角铮鸣,沧桑古城已成为屯民们生生不息的家园。

  61岁土族退休教师田华的家,已有百年历史。这所老宅完整保留了青海河湟地区农村庄廓院的传统:四合院内四面靠墙建房,庭院中花木繁茂;正房内墙上挂有古训字画,条几上置古瓶、镜架和铜制供器,古色古香,颇有耕读传家遗风。

  这是居住在同仁市保安古城内的退休教师田华家中一角。新华社记者 顾玲 摄

  “这里空气新鲜,住着心情好。”田华说,近些年,政府帮忙改了水厕、做了屋顶防水,老宅水电齐备,“虽在乡间,享受的都是城里的生活”。

  以保安古城为代表,目前同仁市72个行政村中有36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仁也是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地。

  城中有村、村绕城建。同仁市将这些古村落视为财富所在,山、水、林、田、村、城非常自然且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不搞大拆大建,“嵌”在城市中的古老村落给排水、户厕改造、农房提升、道路硬化、美化绿化、数字乡镇、物流快递等项目一体推进,村落得到整体性保护和活态利用。

  一名游客在同仁市郭麻日村郭麻日古堡内游玩。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如今,古村落成为热门“打卡”地。在同仁市城区的郭麻日村,900多年历史的古堡郭麻日屯堡吸引了诸多游客。“古堡曾抵御外敌,建造得像迷宫一样。”39岁的土族村民多杰在这里开了一家咖啡馆。作为“藏族传统木雕”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还在店里开辟了木雕区。夏日的午后,不时有游客到来,在游玩间歇享受咖啡的香醇、体验木雕技艺……

  在保护发展古村落的基础上,同仁同步推进城北新区、轻工业园区、高铁新区等布局建设,随着西(宁)成(都)高铁的建设等交通网络的构建,同仁将成为连接青海南部与西南地区的节点城市,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

  老街不老,古城常新。同仁市将新文化、新理念、新思想不断融入城市发展之中,让各个民族同频共振、奏响和声,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永远成为古城自信从容的文化底色。(完)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