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1日至7月24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南省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重走毛泽东革命之路”。我们将目光投向湖南,一个孕育出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圣地,在这里,我们将探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同志故居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是伟人毛泽东曾经求学的地方。走进这所学校,仿佛能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青春激情与求知若渴的氛围,也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播撒下日后投身革命事业、改变人民命运的种子。
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期间,重视修身立志,关心社会时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命运之中,同时,他强调锻炼身体和磨炼意志,积极践行“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校园中陈列着时局图、新青年报以及“六段运动”示意图的旧件,无一不显示出毛泽东对时事之研究、对文化之研究、对体育之研究,而墙壁上挂着的陈独秀、曾国藩、黄兴画像,又让名人辈出的“城南书院”在眼前浮现。
漫步在校园中,我们好似穿越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好似能看到毛泽东目光如炬,激烈地与同学们讨论着国家大事,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如同远古的钟声在同学们耳边回荡:“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处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外敌虎视眈眈,内部困难重重。但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我们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这份深情厚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奋斗者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地拼搏着,同学们的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之情,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重踏故居路,追忆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村,这座简朴的老宅见证了毛泽东从一个青年学子成长为一代伟人的历程。在这里,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诉说着革命道路的艰辛与曲折。站在故居门前,我们不禁要为毛泽东的坚定信念和非凡毅力而致敬,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革命道路,为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步入故居,一股朴素而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屋内陈设简单,一床一桌、一椅一凳,都保持着当年的模样,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我轻轻抚摸着那些斑驳的墙壁和木质的家具,仿佛能感受到毛泽东同志在这里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讲述着一个关于奋斗、关于理想、关于信仰的故事。在故居的每一个角落,我都仿佛能看到毛泽东同志那坚定的目光和伟岸的身影。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从这里起步,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故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了他的成长与蜕变,也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艰难起步到最终胜利的光辉历程。青山绿水间,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涌动,那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不屈不挠、勇于探索的革命精神。他们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以坚定的信念、超凡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种豪迈与壮志,如同韶山之巅的日出,光芒万丈,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忆峥嵘岁月,怀德业春秋
湘江评论,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舆论阵地,不仅见证了历史的转折,更承载着无数先驱者的智慧与热血。一进入陈列馆,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份份泛黄的报纸原件、一件件记录着时代变迁的文物,如同穿越时空的使者,将我带回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湘江评论》的创刊号深深吸引着我们。那简朴的版面设计、犀利的文字评论,无一不透露着编辑者们的远见卓识和革命激情。在这里,我似乎能听到青年毛泽东那激昂的演讲声,看到他挥毫泼墨、指点江山的身影,每一篇文章、每一条评论,都是对旧世界的猛烈抨击,对新世界的热切呼唤,让人深感震撼! 《湘江评论》不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平台,更是激发民众觉醒、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无数青年才俊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热烈场景;也能普通民众在革命思想的感召下,纷纷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去的英勇身影。
湘江评论陈列馆之行,不仅是一场历史的回顾与感悟,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与升华。参观过程中,令人尤为感动的是那些关于革命先驱们为了真理和信仰而英勇献身的故事。他们面对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和恶劣环境,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革命道路上,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重走毛泽东革命之路,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湖南一师和毛泽东同志故居这两处故地,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正如毛泽东所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让我们沿着伟人的足迹,继续前行的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南省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 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