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作为基层干部,法治思维的强弱和依法办事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农村基层法治建设进程,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意义重大:
一是树立法治思维。法治思维要求以法律规则为依据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树立法律的红线意识。基层干部要丰富法律知识储备,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等基本法治观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二是提高法治能力。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培训,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宪法、民法典、公共行政法律、涉农法律法规等知识作为基层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加强与履职相关的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保证法治培训课时数量和培训质量。利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社会覆盖面广、干部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普法活动,推动法律法规深入基层农村,着力提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三是注重法律运用。法律的价值在于应用,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基层干部要将法律知识运用到日常行政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分管业务当做用法的桥梁、把工作岗位当做用法的平台、把解决问题当做用法的核心,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法律应用于实践。在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建设农村法制教育基地、开展重点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重大工作中,注重发挥基层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
四是完善制度机制。制度是推动法治意识养成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制度科学、程序正当、权责明确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机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引导、督促、推动基层干部法治思维形成和巩固。建立健全法治实绩考核制度,完善基层干部学法用法守法用法等考评标准和办法,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激励问责。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重视选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对落实法治建设要求不力、问题较多,或者违法行政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