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近年来,社会组织数量连年攀升,要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通过建好组织队伍、强化理论武装、创新活动载体,不断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延伸到基层群众之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狠抓落实,严格执行支部学习制度
建立健全严格的学习制度,通过个人自学、支部讨论、学习交流日、支部主题党日、邀请专家讲授专题党课、观看红色影片、撰写心得体会、外出学习参访等多种形式加强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支委会和党小组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至少组织党员上一次党课,每年组织召开1-2次组织生活会,年终组织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通过开展学习,提升支部党员政治修养,营造浓厚的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
二、优化配置,激活支部组织“神经末梢”
积极优化内部成员机构,按照集中决议的原则,清除“僵尸型”社会组织,吸收“活跃型”成员单位。推动各成员机构之间联系紧密,各机构根据各自特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形成了能参与、愿参与、齐参与、真参与和常参与的良好态势,促使各机构成员踊跃参与组织活动,努力提升政治素养,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按照党员发展“16字总要求”和5个阶段25个步骤的要求,从严教育、培养和考察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
三、创新探索,推进党员志愿服务深根
在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社会组织党员在为民服务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全面推进党员志愿服务深根。引导党员在烈士陵园、社区等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通过推进社会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深根基层,有效满足居民需求,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四、赋能成长,擦亮社会组织党建品牌
积极实施党建赋能成长工程,全面开展“八微”工作法,不断擦亮社会组织党建品牌。通过开展“微党课”、强化“微学习”、组织“微分享”、举行“微谈心”、召开“微表彰”,设置“微心愿”、开办“微竞赛”、实施“微服务”,不断赋能支部党员、青年社工,促进快速成长,激发社会组织内在活力,增强党员的价值感、荣誉感,让党员敢于在基层亮身份、挑重担、做表率,为社会组织党员树立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基层群众中擦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