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为有效激发乡村社会的内生动力,需要打造吸引力强、发展空间广阔的乡村人才生态。做好新时代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四方面下功夫,全链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会聚扎根。
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要以满足农村需求为目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办学条件,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统筹用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所需相关学科专业,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系统性、实践性、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发挥教育兴文化、育乡风、聚民心的作用,保护、传承、弘扬、繁荣、提升乡村文化,增强农民对乡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着眼本土,做好育才文章。加快本土人才培养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立足点。实施乡村振兴,需要外来人才输入,但无论是从现实计还是从长远谋,打造引领乡村振兴的本土“生力军”才是根本。要重视发挥引进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帮助当地培养高水平本土人才,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要探索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注重发现、培育好农村年轻党员、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等“后备型”人才。要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依托各级党校和农业产业基地等进行实践锻炼,培养一大批扎根农村的本土人才。要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将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培养为“领头雁”。
健全乡村人才振兴制度。强化校地校企合作。为了更有效地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高校应积极与乡村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的开展。通过这种合作,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基地和科研项目,使他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乡村的实际工作中去。同时,组织学生深入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实习和调研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应加强与乡村社区的联系,充分利用自身在科研和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实现与乡村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这种方式,高校可以积极帮助乡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最终,这种深度的校企合作和校地联动,将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出高校的力量和智慧。
新时代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要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推动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创建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等各类人才到广袤乡村建功立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强化制度保障,坚持以真挚情感留人、以优美环境留人、以发展的平台留人、以事业的前景留人,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营造良好氛围,赋予乡村人才干事创业更大的自主权,畅通乡村人才发展提升的路径与渠道,让各类乡村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铁南街道 黄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