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轮式,开展2024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制乡村振兴之粮食安全专项活动,在校团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粮安”实践队开展粮食安全专项活动。
2024年7月20日,南京林业大学社会实践队访探徐州市马楼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提升粮食安全意识,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队成员在马楼村深入调研,了解了当地粮食丰收情况及绿色生态建设成果,携手马楼村粮食丰收,练就兴农本领。
20日清晨,南京林业大学实践小组成员到达柳新镇马楼村。
马楼村空气清新,农田翠绿,环境宜人。成员们发现成群结队的鹭鸟在农田中觅食嬉戏。白鹭具有“环保鸟”的美称,之所以有许多白鹭在马楼常驻,成员推测其缘于近年来马楼村优越的生态环境。
然而,在成员和村民们聊天中,成员了解到:马楼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从工业烟囱聚集地到如今的良田千亩,一步步地将污治理河道、培肥耕地、流转农田……近10年来,马楼村人“壮士断腕”谋改变,一点一滴重塑乡村环境,才有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成员们认真倾听村民们对于马楼村巨变的历程,也由衷感悟到粮食安全始终与绿色文明生态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体悟到“绿色,时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的深层逻辑。
在与村民讨论粮食收成时,成员们发现村民们表现地对耕种十分热情,而背后的原因正式马楼村实行“股田制”,“股田制”是当地的特色经营方式,即:农民按照自愿原则,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土地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统一负责经营,农民依股权获得收益。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村民们切实地受益于“股田制”,全村99%农户入股,入股土地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95%以上,平均每亩增产80-100斤,全村330多户村民领到股息收益每亩稻田能增产10%左右,村民实现人均收益高于1684.3元。
成员们们进一步探讨了“股田制”的优势,认为这一制度有效保护了耕地,提升了粮食产量,同时激发了村民的耕作热情。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办法,制度不仅优化了耕作效益,还助力粮食增产,更让村民尝到了“种好地”的甜头。
随后,在进一步与村民的讨论中,成员们察觉到,村民普遍认可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还关注到村民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普遍认同,特别是老一辈村民对粮食安全有着深刻的理解,更对“粮袋子”“谷为民命”极强的认同感。然而,传统的播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科学性不足。成员们根据老一辈村民们重实用,具有强烈认同感但在实际操作中固守老式播种方法,有失科学的现状做出相应的举措:成员们发放宣传资料,设计和制作易于理解的宣传手册和海报,内容包括粮食安全的重要性、科学的管理方法等知识,分发给村民,便于他们随时查阅和学习。成员在宣传过程中,用尽简朴通俗的语言讲明科学播种道理,纠正了村民们的播种观念误区。
除此之外,成员们也通过网络平台(如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用从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扩大宣传影响。成员们用之前制作或收集与粮食安全相关的视频资料,通过村委会公共场所播放,生动形象地向村民展示粮食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成功案例,增强宣传效果。
一时之间,马楼村闲暇的村民们热切地观看播种技巧,期望着更多、更快、更高产的丰收。这是村民们的期盼,也是每个成员的愿望。
穰穰满村,马楼村的“粮仓”实了;盈车嘉穗,粮食安全筑起来了。放眼淮海平原,新一季水稻正在播种,孕育着新的粮食大国的未来。实践启示我们,深入社会实践,鼓动劳动热情,推动更多生产要素的转换,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