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已于8月26日发布。意见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这体现了对教师在教育方式上的支持,可以让“想干事、能干事”的教师不再“束手束脚”,让想孩子在学校“长教训、受教育”的家长“得偿所愿”。
“现在教师能把书教好就不错了,育人真的谈不上。管吧,净惹麻烦,不管吧,又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曾是许多教师的共同心声。现实中,家长既要教师教出好成绩,但又不能进行惩戒,想要孩子成长,又怕孩子吃苦。当教师批评学生,学生轻则顶撞,重则跳楼。话说重一点,家长都会找到学校、教育局,要求教师赔礼道歉。导致教师惩戒权丧失,学生敬畏之心不存,让教师一度陷入迷茫。也有些家长真心希望孩子在学校能得到有效教育,主动让教师惩戒,尽管在得到家长理解支持下,很多教师仍“心有余悸”,不敢有所行动,让家长十分不解。
《礼记·文王世子》中提到“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可见对学生惩戒自古有之。意见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意味着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塑造。在成长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当行为,这时教师需要有一定的手段来纠正这些行为,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譬如,修剪树木是为了让树木更好的生长,而适当惩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成长,进而知对错、明事理。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最后铸成的大错都是从起初的小节失守开始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节不守、必失大德。一些事情看似是小,实质是大,如果不及时修补防范,必将愈演愈烈、积重难返,“小管涌”沦为“大塌方”。很多家长教育上对孩子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导致学生被溺爱,从而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不听管不怕管,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自然在学校教师也不敢管不会管,最终结果只会让一些家长“悔不当初”。
惩戒权的赋予,是对教师的信任,教师虽有了惩戒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权力,要做到在教育学生的基础上,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牢记惩戒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而不是伤害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成长,落实教育惩戒权,不仅仅是依靠教师的力量,关键靠家长支持配合,以及需要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理解和支持,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花朵”都可以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