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新闻

多点聚能,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毕业季,随着一份份求职邀请和招聘公告的纷至沓来,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才俊们站在职业生涯的新起点上,满怀憧憬地准备开启全新篇章。然而近年来,本该是家人朋友共庆职场启航的欢聚时刻却越发罕见。一边是号称有1179万应届毕业生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另一边是各大企业需要进行“抢人大战”的“用工荒”,结构性就业矛盾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以就业优先为“立足点”,牢固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近年来,“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一词引发诸多热议与共情,一方面,是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孔乙己”找不到符合预期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他们难以“放下”身段就职。这种落差侧面反应我国长期受“重学历、轻技能”的思想影响,对职业教育与产业工人行业的认知不正确,甚至认为技术类职业“低人一等”,导致大批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能岗位。为此,必须强化观念引导,广泛宣传支持技能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高技能人才,表彰获奖高技能人才,同时,建立健全一种以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为基石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让崇尚技能成为新风尚,让技能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的认可和体现。就业观的变化是隐含的、渐进的,更是至关重要的,转变得好,就能为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带来巨大的增益和助力。

以产业发展为“着力点”,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当前,新技术革命风起云涌,以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产业变革正对就业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在这一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催生新职业、新岗位,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传统就业岗位的消亡,进而引发结构性就业矛盾。为妥善应对这一挑战,需精心平衡“创造性破坏”与“劳动力市场稳定”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审慎预判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同时,要积极扩大新产业规模、提升新产业质量、培育新产业动能,以期最大限度发挥新产业的就业创造功能,缓解产业结构转换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有效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就业市场的平稳过渡与升级。

以人才培养为“发力点”,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结构性就业矛盾主要体现在供需结构错位,加强教育、培训同市场、就业的有机衔接,加快培养大批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根本之策。为此,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人力资源发展趋势的研判工作,同时,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对接机制,发挥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目录“指挥棒”作用,推进工学一体、产教融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坚持需求导向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不断提高要素适配率,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两张皮”难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人才与产业是就业的两头,我们不仅要抓住产业发展这个“着力点”,更要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发力点”,引导青年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就业观念,在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中不断谱写高质量充分就业新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