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学子“三下乡”共筑急救港湾 安全相伴童行

从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到打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先行区”——习总书记在浙江强调“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着力强化民生福祉的保障性,着力补齐民生工作短板。深入开展“蓝天计划”,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加速推进。机构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平均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一老一小”保障网越织越密。让这些孩子掌握基本急救技能,也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生命只有一次,但意外会随时发生。数据显示,我国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率仅1%左右,而发达国家已达30%—40%。《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了开展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任务,通过生命教育、健康促进来助力学校的医疗保障。为积极响应号召,8月底的一个午后,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童心港湾”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来到了杭州市儿童福利院,上演了一堂生动的急救知识宣教课,致力于在师生中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寓教于乐,掌握在不同境况中自救、互救的方法。

筹备良久,又一次踏入福利院,迎接我们的依旧是孩子们清澈的目光、甜美的笑容。这里的折翼天使无法似普通孩子一样去到外面的世界,但却拥有来自生命最纯朴的热烈,他们的生命同样弥足珍贵。而今日的活动,我们除了传授基本的急救技能,更会在他们心中种下自我保护与关爱他人的种子,探出绿叶,看向这个世界的包容与精彩。

为让特殊的孩子也能充分掌握知识,我们的志愿者设计出环环相扣的流程,并邀请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研究生作为我们的授课志愿者。从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入手,解决流鼻血、烫伤等常见问题,事例越是贴近生活,越能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逐步深入到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CPR)等专业技能,为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科学客观面对困境的思维,我们创造出共同分享和学习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急救的知识并非遥不可及。

我们的授课志愿者说到,孩子们在模拟演示中紧紧跟随的目光,让他在心中涌起阵阵暖流。或许一招一式显生疏,因未理解句意而眉头紧锁,但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敬畏,却让在场的众人频频点头。有一位小男孩在掌握要领后,兴奋地跑到讲台前,稚嫩地喊道:“老师,我学会了!以后如果有人被噎住了,我也可以帮忙了!”众人皆笑,欢欣鼓舞,此时的课堂不仅是海姆利克急救法,更是孩子们身心发展的舞台,健康生活理念的传递。响亮坚定,或许这就是对于本堂课最有力的回应。

在心肺复苏的教学环节中,孩子们的专注与努力更是让人动容。当志愿者开始讲解并演示按压动作时,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屏息凝神地观看。嘴中跟着哥哥姐姐们数–1001,1002,1003……他们无法完全理解CPR的复杂原理,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复刻我们的教学,但你会看到他们不放弃任何的学习机会,一次次地演练,动作也已逐渐熟记。在这些孩子心里,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相信你,毫无保留地扑出热情。叠起双手,小心翼翼地在模拟人偶上按压,一群最需要社会保护的人群却对生命有如此强烈的敬畏,无论是热爱还是纯真,都已让他们成为闪闪发光的人。教育–它不仅是让人学会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更能够点燃我们心中的火种,学会关爱、学会责任、学会成长。

回顾这次活动,志愿者们收获良多。一是教学的经验,一是对生命、爱与责任的深刻理解。大家意识到,每一个生命体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得到的关爱与尊重。爱与责任是护理事业的基石,教育则是连接知识与心灵的桥梁。作为护理学子,我们不仅如此次活动般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引导更多人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成员们将继续秉持这份信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携手同行,深入各地积极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让大家对健康文化的认知再进步;同时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儿童送去温暖和希望,共同筑起一座急救的港湾,让爱与安全永伴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杭州师范大学  方乐敏 陈俊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