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把“融合农文旅”作为推动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内生动力,打通“政策托力-产业助力-文化赋力-全面聚力”的乡村振兴逻辑,绘就一幅幅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画卷。
执“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治”之笔,摹乡村振兴“姓农为魂、立农为基、兴农为业”的产业“底色”。“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乡村振兴要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优势,凝聚村庄资源形成治理合力,激活沉寂的乡村本土力量,吸引外部工商资本,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转置枢纽”的作用,有效衔接农业政策扶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因地制宜挖掘自然资源,利用乡村闲置用地增值转化为农业生产资源,在田间地头与农民共享“锦囊妙计”;要坚持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以人才引领创业,带领村民“在家门口创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本土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和特色种养殖等产业,讲好本土文化故事、绿色生态故事和产业振兴故事。
执“乡风文明建设与本土文化内生”之笔,添乡村振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一抹“亮色”。“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乡村文化是自然村落宝贵的文化资源,是避免“千村一面”的重要因子。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务工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流动加剧,传统村落的封闭网络被打开,乡村文化价值观出现碎片化。多元资本的整合性嵌入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乡村文明之间的断层,促进乡村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乡村文化振兴要在党建引领政策资本的投入中,促使广大乡村因地制宜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在工商资本与传统文化结合中,让优秀本土文化的传承和非遗遗产的挖掘“如鱼逢水”;要在积分制、笑脸墙、村规民约等乡风文明建设中,让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乡风文明融合共生。通过塑造村民的集体价值共识、村庄集体感和归属感,实现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承、互融与激活,“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得远”。
执“见山、见水、见乡愁”之笔,绘乡村振兴“碧水悠悠绕村郭,生态之美催人醉”的“绿色”图景。“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在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中,我国乡村发展始终坚守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深挖生态价值,拓展自然资源“红利”,实现富山养山,打造了一系列乡村旅游产业链,促使“田园变公园、山区变景区”。生态宜居要通过支部主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持续推进,加大美丽庭院和美丽乡村建设力度;要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从“茅草窝”到“桃花源”的美丽蝶变,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过程中,推动村庄环境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 谢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