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看遍神州大地,“丰”景这边独好

当凉白开换成了热茶,金秋便带来了丰收。2024年9月22日,秋分,我们迎来我国第7个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继续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开展,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致敬农民,做新时代的“实干者”。常言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由此观之,中国广大的农民群体,永远是最讲是实事求是的实干家。不浇水,庄稼就会干枯;不捉虫,果实就会被蛀烂。春种而秋收,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上的农民们用一代又一代积累下的经验指导探索农事新规律的实践,而这些新实践带来的新认识又转化为了这一代人积累下的珍贵经验。向农民致敬,正是要向他们实事求是的精神致敬,作为基层工作者,应深入理解实事求是的意义,要认真追求、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基层工作的向导;应深刻实践实事求是的准则,正如《论语·子罕》中所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臆测,不绝对武断,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基层工作的规律绝不会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我们在丰收节致敬农民,做新时代的“实干者”,要在实干中探寻规律,在实干中践行为人民服务初心使命,在实干中耕耘好基层的广阔天地。

致敬丰收,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在金黄的稻田与硕果累累的枝头间,丰收的喜悦如同璀璨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奔走在田间地头的三农工作者。为什么要向丰收致敬?因为丰收不仅只有喜悦,更包含着“来之不易”。丰收,既不是等着“老天爷赏饭吃”,也不是闭着眼“梦里啥都有”。丰收,是面对雨季汛期来临时的抗洪,是面对烂场雨突袭时的抢收,是面对暑季高温热浪滚滚时的抗旱。向丰收致敬,就是致敬广大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们齐心协力、共同拼搏出来的最美“丰”景。作为基层工作者,要向丰收致敬,要做好新时代的“奋斗者”,与社会的不正之风做坚决的斗争,有的地方把解决问题不叫解决问题,叫摆平,有的人把解决问题不叫解决问题,叫躺平。然而,摆平的做法平不了导致减产的灾害,躺平的心态也不会让地里的粮食颗粒归仓。因此,我们在丰收节致敬丰收,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要在奋斗中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精神,在奋斗中落实好学用“千万工程”的伟大实践。

致敬农耕,做新时代的“创新者”。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在悠远的农耕文明中,先人以汗水浇灌希望,以智慧耕耘未来,这份对土地的深情与执着,是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向农耕致敬,不仅是缅怀那份质朴与坚韧,更是要从中汲取创新的灵感与动力。作为基层工作者,想要做好这个“创新者”,就要在尊重传统农耕智慧的基础上,积极试验现代农业技术,并最终构建起现代农业体系,例如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突破,在力求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后实现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并肩作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让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士虽有学,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将所学付诸实践,造福社会。因此,我们在丰收节致敬农耕,做新时代的“创新者”,以科技赋能农业,以创新驱动发展,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向广大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祝贺节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亿万农民群众的真挚情怀。作为直接面向农民群众的基层干部,要学好、用好、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动下沉一线,多讲群众“土话”、多看群众“脸色”、多在意群众“心思”,摸清基层的“弯弯坎坎”,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正是,看遍神州大地,“丰”景这边独好!

(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 杜思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