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乡村振兴主战场,也是新时代基层治理整体推进的先行官,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在润物无声的基层实战中密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共同开创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夯“人才振兴”之“基石”,激“乡村振兴”源源“新动力”。紧抓人才这一关键因素,强化乡村振兴的人力支撑,选优配强农村地区“领头羊”。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代表的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需要。要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勇于尝试新方法、新路径,推动乡村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带头执行党的决策部署,带头参与乡村建设,带头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共同致富。
固“文化振兴”之“轴心”,促“乡村振兴”涓涓“内生动力”。文化建设的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也一直是乡村振兴工作发展比较薄弱的环节。基层党组织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基层党员干部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组织体系,提高组织力。通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注重培育乡村文化,传承优秀传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依托村规民约,不断丰富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归属感,不断展示着欣欣向荣的乡村文明,使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在乡村蔚然成风。
沿“产业振兴”之“主线”,造“乡村振兴”欣欣“新质力”。产业的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解决好乡村振兴一切问题的前提。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党员干部要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探索乡村发展的新路径,创造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和体制机制束缚,积极尝试新方法、新举措。通过引进外来资本、发展乡村旅游、开展电子商务等方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要结合当地实际,发挥地域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不断提升乡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