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拓宽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四篇文章”,坚持基层要什么就干什么,工作缺什么就补什么,人民想什么就做什么,强化治理过程中的群众主体地位,真正把基层治理主动权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一、坚持“党建领航”,做好服务“大文章”。建强治理“红色主轴”,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核心,以群众需求为工作重点,聚焦党建业务再细化、服务精度再提升,建设功能完善、办事高效、群众满意的党群阵地。推进业务智能化,全面整合社保、医保、退役军人等事务“一张网”,开展好宣传好线下咨询、受理、代办、帮办等便捷服务,群众诉求只跑一次、一次办妥,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持续畅通。着力破解“干部干群众看”、“投喂式帮扶”等现象,干部入户制度具体化、常态化,节假日组织慰问困难群体,落实“一老一小”上门保障,推动联系服务群众取得明显成效。
二、坚持“同频共振”,做好民意“实文章”。要持续深化基层治理网格制,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力,组织党员、网格员、小组长等基层力量共同参与,健全“1 N”民意采集机制,结合走访调研、信息采集等工作“化整为零”走基层搞调研,通过院坝会、民意调查等多种形式,让老百姓板凳上面讲道理、心平气和提诉求,全方位汇集群众心声。群众有急事现场办、马上办,一时难以解决的事项,再按照“定网、定人、定责”的原则,由党员干部带头研判,抓好落实,确保件件有人管、事事有回声,群众满意再收官,以真情实意回应群众诉求。
三、坚持“快人一步”,做好改革“新文章”。用好改革“快车道”,创新“双轨并行”基层治理模式。一条“轨道”致力于推动“互联网 基层治理”走深走实,通过灵活运用大数据、政务APP等渠道,畅通基层治理智慧平台运行,“一站式”集成信息共享、问题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提高治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另一“轨道”旨在创新治理形式,用好乡风文明积分制、村规民约“红黑榜”等制度,设立“老马工作室”、公益服务岗等点位,长期开展产业大户、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等典型评选,让好的人物站出来、好的事例晒出来,传承好发扬好优秀家风民风乡风;强化微信圈群、“村村通”喇叭、公示栏等宣传资源运用,不间断推送地区发展、红色故事、文旅宣传等“正能量”,引导群众向好向善,营造政通人和、邻里友善的整体氛围。
四、坚持“靶向发力”,做好问题“改文章”。要强化问题导向,针对治理过程中群众反馈的痛点、难点、堵点,建好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落实“一问题一方案、一方案一责任人”,定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实现工作闭环,强化跟踪问效。要将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整改过程面向群众公开透明,整改结果交由群众集中评议,对于整改不彻底、执行不到位等情况予以通报、督促落实,推动信访矛盾、占地纠纷等基层治理难点得到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