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发挥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以“引好、育强、用活”各类人才为目标,充分释放人才动能,谱写人才发展新篇章。
打造人才引进磁场,因地制宜引好才。地域发展离不开人,人才引进归根结底是为地域发展服务的,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不能将学校、专业作为唯一“敲门砖”,而应综合考虑个人特长、性格优势、能力素质等多方面要素。要深入一线调研了解,找到本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层治理存在的人才短板,确定人才需求清单。发挥好本地高等职业院校、成人技校等校本课程优势,开设符合本地产业特色的课程,并强化高层次人才对县域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各类人才与地区发展的契合度,让人才成为推动地域发展的突出优势。
筑牢人才引进基石,深耕细作育好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人才发展不仅要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更要在精细培育人才上做文章。要因地制宜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确保每一名人才都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要综合考虑当地的产业优势和人才素质需求,聚焦人才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构建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从不同领域、不同特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谋划培养人才,将人才培养从之前的“大水漫灌”转向如今的“精准滴灌”,深耕细作育好苗,夯实人才助力经济发展的根基。
厚植人才培养沃土,不拘一格用好才。“人才之用,贵在得宜。”为县域发展汇聚人才力量,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用”上来。要厚植人才培养沃土,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根据个人特点来安排工作,科学合理“给位置”、精准无误“压担子”,真正做到人岗相适;各级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长效人才激励机制,以政策激励激发干事创业动力;相关人才也要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创新担当、拼搏进取中实现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