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破“枷锁”松“绑绳”,让实干之风劲吹基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决策,如同一缕清风,吹散笼罩在基层干部心头的阴霾,更为基层干部卸下沉重的负担,让实干精神在基层蔚然成风。

揪准“思想症结”,为基层干部卸下“思想包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根子在思想上。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的畏手畏脚、不愿担责、不愿突破、不愿创新的现象,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这些“思想包袱”不仅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更阻碍了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基层减负,要从思想上入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思想,坚决纠正思想认知偏差。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观念,以实干为导向,摒弃形式主义的陋习,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牢记为民造福才是最大的政绩。只有卸下“思想包袱”,基层干部才能敢闯敢拼,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挥动“实干之斧”,为基层干部劈开“行动阻碍”。基层减负,关键在于实干。一些地方在减负工作中存在“以形式主义整治形式主义”的现象,让减负工作陷入了怪圈。要避免这种现象,就需要挥动“实干之斧”,劈开“行动阻碍”。一是要从实际出发,优化工作流程,精简文件和会议,减少基层干部不必要的负担;二是要加强工作指导,严格控制督查考核的数量和频次,对目标相似、关联度高的督导检查进行合并,防止出现“多头考”“分散考”的低效局面,让基层干部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三是要注重实效,改变以往“听汇报、看材料”的考核方式,注重“察民意、看实绩”,引导基层干部树立靠“实绩”不靠“痕迹”的政绩观,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负担中解脱出来,避免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让基层干部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群众、了解民情、解决问题上。

筑牢“制度之盾”,为基层干部撑起“保护伞”。基层减负,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才能确保减负工作的顺利推进。一是要构建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的基层工作体系,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为基层干部提供清晰的工作指引;二是要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问责,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要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只有强化制度保障,才能让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揪准“思想症结”、挥动“实干之斧”、筑牢“制度之盾”,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更加轻装上阵、勤勉尽责,任实干之风在基层劲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