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学”“做”“改”三招力破形式主义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与为基层减负紧密结合,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从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一系列硬杠杠硬举措,到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再到建立为基层减负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等机制,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成功攻克了一批长期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如同顽固的痼疾,具有极强的顽固性与反复性,且不断变换形式,挑战着治理的底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此作出了持续深化与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秉持严格的标准与要求,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切实将基层党员干部从这一顽疾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促发展的实际行动中去。

要力戒学习“走形式”,夯实“学”的根基,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当前仍有少数干部在理论学习上陷入“走过场”的误区,他们或是泛泛而读、敷衍抄写,将学习视为一项机械任务,这种“虚有其表”的学习方式;或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甚至学与用严重脱节,呈现出“华而不实”的学习姿态。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削弱了理论学习的深度与质量,更成为干部思想进步道路上的绊脚石,导致基层的理论学习往往停留于表面,难以触及思想深处,无法真正融入实践之中。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必须痛下决心,摒弃形式主义的学习态度,转而采取一种沉潜、深入的学习策略。这意味着,我们要端正学风,以真诚求知的心态,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次学习,踏踏实实地进行思考与领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逐步增强“以学促行、以学促干、学以致用”的真功夫,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干事创业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要防止“文山会海”现象,聚焦“做”的关键,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尽管基层单位在精简文件、减少会议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仍有个别现象令人担忧,即空喊口号、热衷于形式主义的“花架子”行为。为彻底根除该顽疾,要实现“嘴上”承诺到“腿上”行动的根本转变,倡导并践行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在文风方面,我们应当积极推动“短、实、新”的变革,鼓励撰写简洁明了、内容实在、观点新颖的文件材料,并将实际工作成效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至于会议,应秉持“非必要不召开、力求精简高效”的原则,倡导开短会、讲实话、抓落实的会议风气,坚决抵制那些只说不练、空谈误事的会议。应确保每一次会议都能直击要害、解决问题,而非沦为口头上的“自我吹嘘”。通过系列举措,期待能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狠抓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防止“指尖形式”歪风,紧扣“改”的重点,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尽管当前数字建设如火如荼,旨在通过数字化技术简化政务流程,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却往往事与愿违。诸如“一项工作对应一个程序”、“程序后期缺乏维护”、“基层人员频繁切换30多个程序”等指尖形式主义现象屡见不鲜,反而为基层工作增添了沉重的负担。要真正推进数字建设,首要之务在于政务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谨慎行事,不能拍脑袋就上马,而应深入基层,充分了解治理情境的复杂性和差异性,通过前期细致的调研工作,明确开发新应用的目的、功能需求及电子化的必要性,从而精准对接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已建成的政务应用程序,我们应加强统筹管理,对功能重叠、冗余的应用或工作群组进行整合,避免同质化现象。针对同一事项或数据,我们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构建高效集成的政务平台,加强数据互通与信息共享,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以“算力”的飞跃来释放“人力”的束缚,让数字建设真正惠及基层,提升政务服务的效能与水平。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