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到:“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近年来,我国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为目标,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为抓手,“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聚焦普及普惠,巩固拓展文化惠民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要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加强城乡文化资源整合统筹、延伸覆盖,构建互通互联、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要用好用活各级各类文化场馆,集成整合场馆功能,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要将本地特色文化与创意设计产业融合发展、双向赋能,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力度,扩大开放程度,鼓励群众参与,激活本地特色“文化基因”。要加强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将理论宣讲、文体娱乐、道德提升等文化实践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
聚焦“按需制单”,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发展成果要惠及人民,由人民共享。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让文化惠民工程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为群众带来丰富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一方面要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众性”“地域性”。要创新载体、活化形式,让文化活动更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做到“让群众演、演给群众看”。要突出地域属性,只有深挖本地的文化符号、历史沉淀、地域特色等内涵,充分运用优势文化资源,避免文化服务的同质化,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另一方面要突出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性”“多元性”。要以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为主线,以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要把握当下乡村文化需求特点,建立健全群众文化需求跟踪反馈机制,以文化需求引导文化供给,推行“按需制单,百姓点单”服务模式,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加符合“小众”需求。
聚集机制改革,实施文化消费提升工程。文化传承是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基础,文化消费是助推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要持续探索文化消费的新模式、新场景、新引擎,以资源价值化、价值品牌化、品牌场景化、场景体验化、体验社交化为手段,推动文化传承与文化消费双向赋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群众可听、可观、可体验、可回味的生活方式,打造融通古今、近悦远来的传统文化体验区和现代潮流文化消费地。具体来说,要充分挖掘地方非遗、民俗文化、特色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资源,整体推进“百县千碗”“百县千宿”“百县千礼”“百县千艺”“百县千集”,打造文化旅游品牌。通过“微改造、精提升”,推进文化场馆景区化建设,为旅游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推动旅游高品质提升。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探索文化和旅游共享消费,推广线上无接触消费,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型文化消费模式。
(重庆市忠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任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