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是党中央首次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直接针对基层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提出减负措施,彰显了党中央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明确表达了对打击形式主义等顽疾的坚定立场。
近年来,各级各地部门化“科技手段”为“工作效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工作平台和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各级干部的工作效率。然而,一些地区陷入“手段即目的”的误区,将方便工作、解放双手的“科技手段”变作束缚双手“指尖枷锁”,形成“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成为阻碍工作实效、浪费资源的新问题。因此要以“实、绩、质”为工作重点,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推动工作回归本真。
重“实”轻“虚”,破除虚假繁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过度依赖电子平台,追求表面的数据美观和形式上的创新,而忽视了实际工作的效果和群众的真实需求。这种“虚”的做法,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助长了浮夸之风,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各级各地政府要坚决破除这种工作量上的虚假繁荣,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实”处,切实做好调研工作,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关切,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目标,解决群众身边的难题。同时,要构建科学的评估体系,既要着重数据增长,又要评估政策执行对群众生活的实际改善和问题的实际解决,确保每一项任务落实到位。
重“绩”轻“痕”,注重工作实效。“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还表现为过分注重工作留痕,即过度强调工作过程的记录和展示,而忽视了工作结果的实际成效。多年来,因行政工作的特殊性,工作留痕本无可厚非,但是留痕过度泛滥,一些部门甚至事事、时时留痕,会大大增加干部的负担,打击工作热情。这种做法违背了工作的初衷,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蔓延。因此,各级各地部门要转变这种重“痕”工作导向,把重点放在“绩”上,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群众的满意度。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既要体现工作过程的规范性,也要注重工作结果的实效性和老百姓的满意度。
重“质”轻“量”,追求工作实质。在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重工作的质量和实质,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和形式。有时候,为了应付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检查或追求表面的成绩,一些地方和部门可能会热衷于开展大量的活动、修建所谓“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制定、成立大量的缺乏实际意义的文件、领导小组(工作专班)……这些做法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工作的浮夸和虚假,使得上级领导、部门无法掌握真实的数据及情况。因此,各级各地政府必须坚决摒弃这种“重量轻质”的做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实效上,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同时也要注重工作的创新和可持续性,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机制。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人民政府 杨成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