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决定》,“制度”“改革”分别出现了187次、145次。这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党中央以“中国之制”显著优势开辟“中国之治”更高境界的坚定决心。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中国之治”令世界惊叹,其核心密码就在于“中国之制”,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13个方面系统构筑了“中国之制”的制度图谱,奠定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基石,推动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需要看到,“中国之制”不是一经建立就成熟定型、尽善尽美的,而是伴随改革的深入不断调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日益巩固、完善和发展的。同时,面对百年变局带来的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既是“中国之治”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中国之制”更加成熟的机遇。
坚持目标导向把准制度建设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根本制度起着奠基础、定方向、管全局的作用,只能不断筑牢而不能有丝毫动摇。比如,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只有深刻认识党的领导的统领地位,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保证“中国之制”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科学高效运转,使制度优势更鲜明、更显著地展现出来。基本制度起着支撑性、承接性的作用,需要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只能不断完善而不能有丝毫削弱。重要制度起着实际操作、落地见效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但必须遵循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依据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做到“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制度集成创新。改革要奔着问题去,制度建设也要围绕问题展开。应当清醒地看到,相对于制度建设的目标和质量要求来说,现有制度还存在不少弱项、短板。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一些制度还不适应、不完善,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断健全已有制度、填补制度空白,及时修补和升级制度漏洞和体系超载等问题。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攻坚克难,持续解决各领域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针对一些领域制度衔接不够、协同不够等问题,更加注重系统集成,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制度创新、体制机制联动以及政策衔接配套,使各项改革和制度彼此呼应、相互促进,发生“化学反应”,提升制度的综合效能。
坚持结果导向强化制度有效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同时,适当增强政策的弹性,提升制度韧性和活力,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释放“中国之制”蕴藏的效能。在坚守原则和底线的前提下,鼓励支持地方基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因地制宜开展原创性制度改革,推动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复制推广、巩固提升,把已见成效的具体政策及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