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推进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是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的关键之举,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切实编好用好履职事项清单,为“小马”赋能、为“大车”减负是基层治理的迫切需求。
立足法定、编制清单,明确基层履职事项。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动乡镇(街道)等基层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必须坚持立足法定,依法履职尽责。依据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科学划分职责权限,做到收放有据、各归其位、没有遗漏。同时,要理顺县乡权责关系,确保乡镇(街道)有关职责接得住、履行得好。清单编制使得基层可以“照单履职”,促进了履职事项的规范化、法定化,也厘清了各事项责任主体,避免了不必要的职责推诿和重复劳动,真正让基层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实、促发展、创实绩上。
责权明确、责能一致,优化基层治理体系。
长期以来,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权责错位、权责模糊等问题。事在基层、权在上级,多部门管理、多部门执行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上级借着以“属地管理”为由,把分内工作压给基层,将层层压实责任变为“压力甩锅”。这些问题导致基层负担过重,基层干部在应对繁杂事务时往往力不从心,难以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核心工作中去。解决此类问题,关键在于全面建立履职事项清单,把握好“权”与“责”的关系,厘清基层干部“该干什么”“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科学规范属地管理,有效减少基层“属地管理”事项,切实解决属地责任扩大化等问题,推动“责权一致、责能一致”,真正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规范准入、源头治理,确保履职清单实效。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确保履职清单发挥实质性作用,关键是要把住“入口”关。各地各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准入机制,防止属地管理“滥用”等造成的履职清单“虚化”。同时,各地各部门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最大限度地激发乡镇(街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清单内容,确保其与基层治理需求相匹配,通过优化内容,提升治理效能,让基层治理更加科学、高效、透明。要明晰“减负为了谁”,在清单事项的厘定中,主动担当担责,压实工作责任,分期分批压茬推进,把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好用好,切实推动资源下沉、服务下沉、力量下沉,为“小马”赋能,为基层“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