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 。从繁杂问题中把握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必然性,深挖问题根源,实行“靶向治疗”,提高改革的精准度、穿透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自觉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作出如此大的历史贡献,就在于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历史任务,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成果和战略方针,坚定不移地带领人民朝着既定目标持续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然而,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新老问题的倒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须坚持问题导向,在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守住环境安全底线要求的答案;“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模式,是在群众办事“反复跑、多头跑”的痛点难点问题下倒逼形成;三明“三医联动”改革,是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和医保基金穿底风险问题倒逼下的破题之策。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问题倒逼中不断向前推进。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必然性,深挖问题根源,提高改革的精准度、穿透力。
面对新时期的改革,党员干部须担当作为,知难而进,在自我加压中不断提高有效解决问题的本领。思想上勇于正视矛盾、敢于面对问题,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出击,把眼前的“坎”看作向上攀登的“梯”,激发解决问题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实践上切实摆脱惯性思维、路径依赖、习惯做法的束缚,充分利用倒逼机制化解矛盾之源、挖掘破题之策,以“钉钉子”的韧劲,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改革有没有落实、出没出成果,要由人民去评判,依据群众满意去衡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决好当前问题,巩固拓展好改革成果,须把人民至上贯穿始终,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将改革的导向全力聚焦到一些群众长期持续关注、长期诟病的重大问题上,各项政策都能直达基层、直抵人心,让群众对改革的认同感随真切感知度的提升而汇聚。要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真正改出活力、改出效益、改出实力。
伟大的时代召唤伟大的事业,伟大的事业激发伟大的力量。今天,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人民对未来生活充满美好期望和坚定信心。我们相信,始终保持初心、牢记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在新时代更好地团结和凝聚中国人民,开创属于中华民族的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从江县卫生健康局 杨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