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不完的检查,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文山会海、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消耗了大量精力。”基层干部常常是忙得搞不成调研,办不了实事,甚至回不了家。“一心一意填表格,辛辛苦苦做年报”、“洛阳亲友如相问,昼夜加班整材料”成为我们基层干部的真实写照。中央《通知》明确,要解决困扰基层形式主义的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这一则通知就像早春,落在广大基层干部心田的一场及时雨!
应该承认,基层工作不仅杂且难,而且繁且碎,在政出多门的传统机制体制下极容易出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加之行为结果往往直接为民众所感知,更强调时间上的高效、紧凑。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基层人员常常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处理众多事务,连轴转自然就成为常态。
减负的本意正是在于通过减少面子工程、形式主义而压缩无关紧要的事务,使基层人员的工作任务稍微缓解、时间空间相对充裕。但部分领导者表面精简文件数量、指令传达,实则在有限的政策要求中提出更高标准,以扩充目标的涵盖层面而形成明减实增的效果。此时,基层人员不仅无法因为文件的量的减少而稍感轻松,反而会在实际加压下更加劳累。
基层负担之重,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病灶在职责不清、边界不明。有的上级部门动辄搞属地管理、责任下沉,甚至层层加码、泛化问责,看起来似乎是“极端负责”,实际上是缺乏担当、懒政怠政的表现。必须采取外科除病灶、良药除病根等综合措施,才能够达到药到病除、斩草除根的效果。
从基层人员负担重、压力大的成因来看,是长期以来的工作思维与习惯,引致基层事务的来源多头、多样、多重,不仅各个部门基于自我目标不断“加量”,各个层级在传达过程中也根据自我诉求重重“施压”。说起来每个部门的要求都十分有限,每一个层级的标准也并不很高,但叠加累积之下就会是“上面千把锤”的态势。这不仅导致基层人员任务繁重、考核压力巨大,更决定了减负过程中必须多层面配合、协调推进,以上级认知的全面提升来实现任务职责的清晰划分和合理分配。
减负首在抓源头、正思想。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我们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武装头脑,培根铸魂、补钙壮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强化群众观念和责任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数字政绩”,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干出让群众认可的实绩。
减负重在厘权责、明边界。基层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切实为基层减负增效,关键在于明确权责。要坚持系统思维,理顺部门间权责体系和上下级权责界限,构建边界清晰、协同合作、服务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列好上级部门关于基层工作的权责清单、基层单位工作范围清单,通过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减轻基层“担子”,推动依单履职、高效履职、科学履职,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避免上级部门以属地管理原则,将工作下沉基层,将责任推向基层。当然,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基层不是责任减轻了、可以“躺平”了,而是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减的是形式主义的无形枷锁,体现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为的是造福百姓苍生,必须更加主动开拓进取、真抓实干。
减负成在去虚功、重实干。上级部门要以上率下,坚持“实”字当头,给基层足够的自主发挥空间、时间和管理权限,让基层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地域特点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切实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在为干部干事创业划清底线红线的同时,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为担当作为、实干创业者提供广阔舞台,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关怀、工作上关爱、生活上关心。有没有形式主义,基层干部群众最有发言权,要织密织牢监督体系,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健全群众监督机制,以整改实效提升减负成效,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减负新在改形式,求效率。一是创新工作形式。能用文件传达的精神就不要用会议传达,能用电子档传递的信息或者文件就不要用纸质档,要知道开个会随便就需要半天,但是学习一个文件可能1个小时足够了,况且开会就涉及到专门有人布置会场、打印会议资料、做好会务服务,着实有点不必要。二是创新检查方式。有的检查动辄要检查纸质档资料,甚至有些材料是被检查人员加班加点从电脑里打印出来的,来一个检查打印一份资料,来一个检查打印一份资料,不知道是不是检查人员对电脑过敏,看不得电子档的文件。
由以前的听汇报、看资料、搞座谈等检查形式转变为听反馈,看现场,搞调研。通过高效检查增进基层的行政能力。闭门造车不如群力群策,要让大家看到别人好的一面,学习别人好的一面,通过高效检查增进相互交流的机会。最终提升自己的行政水平。三是创新考核方式。结果导向制考核代替以检查资料为主的过程考核。各条线对工作的考核都需要提供印证资料,为了应付各式各样的检查,工作留痕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工作本身。检查考核单位根据各单位资料详实情况判断其工作落实程度。转变考核方式以结果为导向,兼具鼓励与惩罚,引导基层单位积极工作,努力工作,倒逼后进单位,反思自查,取长补短,为各单位提供良好的健康宽松的工作环境,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司法局 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