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商业新闻

“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10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安徽考察时,在安庆桐城的六尺巷中通过“让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民内部矛盾要用调解的办法解决,为广大党员干部在践行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提供了方向指引。

基层治理需发扬中华文化。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矛盾纠纷永远是困扰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调解人员在调解过程中一个不好就会引发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调解人员善于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礼之用,和为贵。”中国是礼仪之邦,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六尺巷”则是这一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个体间的友善深刻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能够为社会生活注入“润滑剂”,在社会戾气较重的今天,可以构建良好稳定的社会关系,调解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矛盾,为打造“和美社会”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基层治理需走好群众路线自毛泽东思想提出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践行群众路线,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注重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六尺巷”的故事中折射出的“换位思考”同样适用于基层工作,党与人民群众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党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人民群众就拥护中国共产党。广大干部们要将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当作“家常便饭”,在基层工作中实践“六尺巷”工作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紧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根于名为“群众”的沃土,生长成名为“中国”的大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基层治理需坚持开放包容“让他三尺又何妨”看似成了吃亏的一方,但实则在格局大义上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四大古文明传承中唯一没有断代的国家,中华文化凭借着优秀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基层干部们在基层治理中不能“认死理”,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常态化交流学习才能补足自身短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要求广大干部们能俯下身子,能在合适的时机“退让三尺”。张、吴两家在县官那因三尺之地争论许久而不得解,但却因张英一纸“让墙”而冰释前嫌,证明了在矛盾纠纷中包容理解比寸步不让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让“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理论武装。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