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是连接城市、服务农村的天然载体,是构建新型工农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重要窗口。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是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关键举措,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这一过程中,要紧盯产业、城市、人等发力点精准用力,注重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与增强人口集聚效应等方面的工作,续写县域改革发展新篇章。
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遵循县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一是要着力将农业拓展为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面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拓展产品增值、产业增效空间。二是着力加快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集聚区集中,将三产融合发展与县域产业集聚开发有机结合。三是引进龙头企业,引导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县域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为重要抓手扩大产业就业容量,推动县城建设。
强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县城人口集聚。一方面,以“安居乐业”的环境留住现有人口。统筹推进以县城为单位的人居环境整治,创造宜居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将产业发展作为留住现有人口的核心引力,做大做强县城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集约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外地返乡人员向县城流动集中。另一方面,以“普惠均衡”的保障服务常住人口。推进城乡基本公共制度服务并轨、标准统一,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范围,让常住人口享有普惠可及、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据县城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增强常住人口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增强人口集聚功能,扩大县城人口增量规模。围绕以人定城、以人定产的思路,加快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一方面纵深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束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堵点卡点难题,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统一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的进城落户标准,实行户口迁移一地办结机制,利用电子政务平台高效便捷办理户籍业务,助力群众落户城区。另一方面,全面取消县城落户限制,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确保新落户人口与县城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此外通过组织定向、定岗、专岗和专项技能培训等形式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让更多新生代农民工进入职业院校、技能学校接受职业教育,让农业转移人口更好融入城市。
(大冶市驻村选调生 刘长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