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工程”即“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在“千万工程”引领下,浙江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提效增质,通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整体面貌。“千万工程”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做了充分探索,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构建了一套逻辑清晰、结构完备、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对各地乡村振兴工作开新局、创新路具有实际意义。全国各地的广大基层干部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打开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新局面。
党建引领,精准发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层干部要汲取“千万工程”智慧,以“强化组织建设”为切入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疏通“毛细血管”,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干部要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本领,积极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新路子,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将“建设美丽乡村”细化为任务清单,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采取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的方式,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实现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因地制宜,立足创新。各地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不一样,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法策略。构建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 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让每一个乡村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解”。要积极利用数字赋能,促进资源聚集,依托数字化技术摸排可利用的生态资源,根据区域规划功能定位和区域整体布局对生态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积极打造配套产业链,培育特色品牌,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培育人才,久久为功。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着力探索解决乡村人才不足问题的制度体系。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选得佳、用得好、育得当、留得住的闭环机制,利用在村内挖、到村外引、在镇内调、从机关派、向全市聘等选用渠道,采取因地制宜、人岗匹配的用人方式,通过定期分析、定向培训、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责跟踪的育人办法,以及政策激励、福利保障的留人措施,培养一大批农村优秀“接班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乡村发展,产业先行,基层干部要积极发扬主观能动性,深入市场调研,根据乡村自身特色,发掘和培育有潜力的产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吸引更多年轻人重回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不断发扬壮大“新农人”队伍,助力“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要通过科学分配党建资源、合理利用组织资源、高效配置社会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让“千万工程”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落地生根,谱写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