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全党必须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强调的是做事的专注、坚持和实效。基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工作做得好,党的路线方针才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党员干部应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走好基层之路。
深入群众是践行钉钉子精神的第一步。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能够直接了解民情,解决民生问题,对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十分重要。基层干部要经常下到田间地头,走进村社区,面对面与群众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通过参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参与农村的农事活动,在社区活动中与居民互动,增进对群众的了解,在实践中发现政策落实的盲点和问题。一项针对全国1000个村庄的调研显示,近60%的基层干部通过亲身参与,发现并解决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问题,这正是深入群众实践带来的实际效果。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不畏困难,不惧挑战,就像钉子一样,一点一滴地推进,直到目标达成。
创新治理是践行钉钉子精神的第二步。在信息化时代,基层干部要善于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治理方式。无论是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建立线上服务平台,让群众在家就能反映问题,获取服务;还是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建立的智慧政务系统,这些都是针对群众需求创新的治理方式。通过这些数字化改革,运用大数据分析,更准确地识别和预测社区需求,提前做好决策,群众的诉求能更快得到响应,治理效率显著提升。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从日常工作中去不断找问题、找短板,只有对问题了解得足够深入、透彻,才能沉浸式体验,才去获得创新的灵感。
提升能力是践行钉钉子精神的第三步。为民服务和提升工作能力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基层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在一次次的工作实践中去提升工作能力,在群众走访中,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倾听群众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学会如何运用政策解决实际问题,解读和宣传国家的政策,帮助群众享受优惠政策福利,提升了我们的政策运用能力;在基层实践锻炼中增强干部的群众观念,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使党员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基层干部要始终以群众的反馈为改进工作的依据,确保服务始终贴近民心,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对工作态度的刻画,更是对工作能力的提升,它强调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实际行动推动政策落地,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