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各地民政部门,作为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诸多重要职能。每一项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地民政工作者,必须精准施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坚持服务为民的理念,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
用好民政这根“针”,要注重精准施策。深入把握“准”字,要确保服务群众有的放矢,就必须深入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风土民情各不相同,实施民生政策要因地制宜。各地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声音,切实体会他们所需所盼,感受他们的疾苦与期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策不偏离实际,真正做到为民解忧、为民纾困。同时,民政部门还需要注重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民政部门业务繁多,各有侧重,只有各部门之间密切协作,形成合力,才能确保整个民生工程的稳步推进,才能确保每条利民措施精准地落实到每一个需要的群众身上。
用好民政这根“针”,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政工作要“深化改革创新”。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相关评定规范也在持续调整。在这样的形势下,各级民政部门要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探索并实践新的工作和服务模式,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各地民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强化社会救助的基石,优化养老服务资源配置,并全面深化殡葬等领域的综合性改革。通过更为周密的制度规划和更高效的服务提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好民族这根“针”,要坚持服务为民的工作理念。民政之所以为民政,是因为服务好人民是第一宗旨,是因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民政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提供服务,都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地民政部门要把为民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工作中要以群众满意度为评价标准,以群众关切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确保民政工作更加贴近民心、顺应民意。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惠城镇人民政府 杨成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