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主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原则贯彻落实到底,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始终坚持“问需于民”,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一头连着“政”,一头牵着“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改革措施的提出,把人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是对人民呼声的深切回应,生动诠释了“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多在“田间地头”了解民情,寻求改革的金点子、妙法子,多“走街串巷”体察民意,寻找改革的切入点、突破口。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要始终坚持“问计于民”,做到“改革依靠人民”。“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利用好基层代表座谈会、村民议事会、小院议事厅等多种形式的平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群众的新鲜经验。要发挥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群众找到改革的突破口、破题的发力点。
要始终坚持“问效于民”,做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就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牢“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敢于在改革实践中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赢得群众的掌声。改革成效如何,最终要由人民来评判,要健全完善“问效于民”评价机制,通过电话回访、调查问卷、平台留言等方式,搜集群众的意见反馈,将改革评分表交给群众,用改革成绩单托起人民稳稳的幸福。要积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接着一项抓推进,一件接着一件抓落实,确保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