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者在于民,治之根者在于基。习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万家灯火,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国家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也对基层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坚持党建引领,用好基层治理“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和协调,可以更好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党建下沉让基层治理有了新的生命力:党员服务更走心,群众与党组织更贴心,千万颗“真心”汇聚,共同造福一方百姓。
俯身依靠群众,夯实基层治理“压舱石”。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民。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积极引导居民自觉回归自治本位、发扬“主人翁”精神,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自我造血”能力。党员干部学习“领导多下去,群众就少上来”的浦江经验,听取基层群众的声音,了解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各类矛盾的成因,及时梳理诊断各类矛盾问题的难点、痛点、堵点,从而实现“对症下药”,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难题、为基层化解矛盾。
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从信息时代智能互联大背景出发,科技发展给基层治理创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上海的“一网通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安徽的“皖事通”等为新型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了鲜活经验。探索实施基层治理数字化,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基层治理走向科学化精准化的内在需求。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以智慧管理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让更加精准高效的优质服务福及百姓,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放在造福群众上,让“这根针”有序穿起民生服务的“千条线”。绣出美好的生活图景,绣出群众的笑语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