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场:支持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专场)其中提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优化涉企人才政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创新引领、吸纳就业、促进出口、增加税收等多重职能,而人才则是驱动其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种植树木虽需十年方可见成效,而培育人的成长和发展则是一项更为长久、艰巨的任务,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方能培育出真正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栋梁之材。
定点移栽,打造良好环境,助力人才落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无论是树木还是人才,外部环境对其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充满活力、包容性强、资源丰富的环境能够孕育出更多杰出的成果和个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如:实际的工作场所、生活设施等硬件条件,优质的办公环境、舒适的生活区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间接促进工作效率。与人民群众共同建设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网络、企业文化、法律规范等软环境,健康的社交圈层、公正公平的竞争规则有利于人才潜能的全面释放。创建开放包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稳定的政治局势、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吸引了国际资本和技术流入,创造就业机会。对待人才就应该像孟母一样,将“孟母三迁”的精神应用于现代人才培养,意味着在对待人才的态度和方法上,应该展现出与孟母一样的智慧与决心,即竭尽全力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最有利的环境和支持。
精确修剪,完善培训机制,确定人才类型。正如园艺师在栽植之初便预想树木未来的样子,确定其主干、侧枝的分布,甚至花果的预期形态,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设定清晰的职业路径和人生目标。首先针对所有新入职员工,进行通用的职业道德、基本工作流程、公司文化等入门培训,奠定共同的认知基础。然后根据各自工作岗位,提供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例如编程语言、财务报表解读、销售技巧等,强化核心竞争力。最后领导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开展领导力培训、战略思维、创新方法论等高级课程,培养未来的管理层候选人,准备承担更大的职责。对人才的培养如同对树木进行精细修剪,这是一个充满智慧与艺术的过程,涉及到对个体潜能的深入发掘与悉心引导,其目的是为了成就每个人的最佳自我,促进其在特定领域的卓越表现,并最终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适时嫁接,促进以老带新,精进人才能力。嫁接是指将一种植物的枝条(接穗)接入另一种植物(砧木)上,使其两者愈合为一体,接穗获得砧木的养分供应后,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迅速生长,同时保留自身品种特性,甚至结合双方优点,产生新品种。可以让人才进行技能融合,类似于将新思想、新技术引入成熟项目,借由老员工的丰富资源,新人可以更快掌握核心技术,创新改良现有产品或服务。同时也有文化上的继承,就像嫁接时砧木承载着接穗,老员工所代表的企业文化和历史底蕴可以被新一代继承并发扬光大,保持公司文脉连续性。在思想上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创新突破。借鉴嫁接产生的杂交优势,通过老少搭配,融合传统与现代视角,激发更多灵感,共同探索未知领域,推动企业创新变革。
通过移栽,修剪,嫁接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涉企人才政策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得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地生根,形成人才链与产业研究深度融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效率大幅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面临的转型升级难题,还将为企业注入持久人才动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转型贡献力量。我们坚持新时代下的人才强省战略,不仅仅是对人才资源的简单聚合,而是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才的有序流动、高效配置与价值创造。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推动民营经济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福建省浦城县莲塘镇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吴叶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