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把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基层文化服务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提供优质基层文化服务要紧贴基层实际,把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目标,定制化提供基层文化服务,才能真正把党中央的关心关爱落到底、走到边。
号准“群众脉搏”,精准对接需求,温养文化服务源头活水。基层是社会之基,并非是文化需求“低”的洼地,劣质无主题无差别的文化服务,难以让人满意。服务群众首先要“实打实”,还要做到“面对面”,更不能忘记“心贴心”。开展基层文化服务,关键在紧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内容上,要贴近生产生活实际、通俗易懂,避免滥用网络梗、流行梗;形式上,既要阳春白雪又能下里巴人,保持接地气、冒热气的状态,杜绝一送了之、“自说自嗨”的现象;服务上,应当少点任务式的摊派,多点服务式的尊重。要坚持长期调研回访,制定针对性文化服务内容,按照群众需求送戏上门,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把真正优质的文化产品精准送达基层,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津津乐道。
开出“梗阻良方”,激发内生动力,打造文化服务特色品牌。基层文化是基层的文化,是群众自己的文化,要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主基调,从服务保障基层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依靠群众自身力量,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培育群众自己的人才、团队、品牌。在创建文化品牌上,要根据基层文化特点和专门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特色服务,打造专属本地文化特点的服务品牌。在运营文化品牌上,除了满足需求,还需保证专人策划、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才能形成品牌文化活动。在做靓文化品牌上,要及时复盘,优化创新工作机制,做到服务既有共性,更具特性,才能把基层文化工程做细做实,进而产出更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坚持“对症下药”,拓展参与主体,营造文化服务“融融”氛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众乐乐不如予人乐,营造文化服务氛围,重在切中时机给予情绪价值供给,重在引才育人双管齐下。文化惠民不能只在剧院、会场上“独奏”,要到广场、社区里去“多刷存在感”,如举办文化知识竞赛、艺术创作比赛,让老百姓可以坐等欣赏节目,也可以亲身参与其中,用演唱、舞蹈、快板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惠及群众,增强文化活动互动性,避免基层文化服务“自说自嗨”。在引才育人上,一方面要推动专业文艺人才固定下沉基层,参照浙江的文艺特派员制度,定期选派全省文艺优秀人才驻村,指导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另一方面,加强校地合作,比如一些文艺院校毕业生,可以通过文艺演出走基层完成实习,既能惠及群众又能得到锻炼。
放下身段,阳春白雪也要入乡随俗才能唱响田野;舍下精力,文化产品也要深入调研才能调和众口;打下品牌,泼天流量也要慢慢积累才能铸成口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持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提供优质的基层文化服务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基层干群协同配合、同向发力,才能奏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最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