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意义重大,为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社会发展,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其数量持续增加、分布日益广泛。在此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点线面”三点发力,确保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聚焦信息摸排“基本点”,建好流动党员“底数账”,让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隔山隔水不隔心,离乡离土不离党。”流动党员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频繁流动,导致管理中容易出现真空区域和边缘化情况。要想破解这一难题,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流出流入”两手抓、娘家婆家“双向管”,全面摸底、掌握情况,推动流动党员顺利“归巢”。流出地要当好“放风筝的人”,抓实线上线下双摸排,充分利用上门走访、电话询问等形式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和流动信息,确保“流”程清楚、去向明确。同时,还要建立并实时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台账,采取定人、定期、定内容的包联方式确保对流动党员的专人联系。流入地要握好“接风筝的手”,切实推进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的“三找”行动,对流动党员进行全面登记,并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沟通协调,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出发,将流动党员纳入合适的党组织进行管理。
握紧教育培训“联结线”,建好流动党员“充电站”,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流动党员长期在外务工,生活场所不固定、工作时间不一致,容易出现学习上缺课、理论上漏学的现象。各级党组织当绷紧“责任弦”,贯通“教育线”,以“云上 云下”的叠加模式,突破时空限制、走出固定模式,别出“新”裁助力流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一方面,要创新教育培训方式,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因“地域局限”而中断。线上通过党员教育平台、微信互动社群等平台向流动党员推送最新的政策动态和理论成果,线下通过定期邮寄“学习包”的形式开展“送学”活动,确保流动党员理论学习不掉队。另一方面,要灵活设置教育培训时间,确保流动党员教育不因“时间限制”而流失。把握好春节假期、农忙期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间节点,组织流动党员专题培训会、开展多样冬训活动,为流动党员提供丰富的“精神大餐”,补足“理论”能量。
拓展关心关爱“服务面”,建好流动党员“暖心港”,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深化优化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关键一环就是要把流动党员放在心上,只有心系需求、情牵冷暖,方能提升服务的精度与温度。各级党组织要强化“自家人”思维,时时问需问政、处处问计问情,在关心关爱上勤下功夫、多做文章,不断提高流动党员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化“流动党员”为“流动资源”,在关怀帮扶上下功夫,定期对流动党员开展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活动,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更要丰富“供给侧”路径,积极回应流动党员的“心上事”,坚持从最直接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最困难的党员入手,对标对靶、出招解题,以实际行动推动各类“暖心服务”“便捷资源”落地生根,让流动党员真正得到实惠、见到成效,不断加强与党组织的血肉联系。